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注释】
四山:四周的山。烟霭:云雾。宿雨:隔夜的降雨。破:解除。新晴:初晴。万顷:形容湖面广大。一堤柳色:堤边的柳色,指西湖边的堤岸。“堤”是长条形的土石结构,沿湖边延伸。人在画图行:人在如画的景色中行走。
【译文】
四周的山峰笼罩着轻飘的雾气,昨夜的雨刚刚停止,天空放晴。那宽阔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堤岸边的柳树翠绿欲滴。
清明时节过后,春天已经没有几天了,花儿也凋零了,不要等到夕阳西下才想起回家,因为家就隔着两重城。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杭州任通判时所作。全词写景工致细腻,情深意远,富有诗意。上阕写春晴之胜;下阕写惜花之情。
首句写西湖的风光。“未分明”三字既点出天气转晴,又写出烟云缭绕、迷离难辨的景象。“宿雨”二字则暗示出西湖春雨绵绵不绝,春日迟迟。两句合在一起,既表现了西湖春晴之美,也暗点出词人的心情愉悦。
过片“万顷湖光”,描写西湖湖面的广阔和湖水映照出的天色。“一堤柳色”则具体描绘出西湖岸边杨柳的翠绿和垂柳依依的情景。两句合用一个“万顷”和一个“一堤”,将景物写得有声有色。而“人在画图行”一句,则以人的动作衬托出人的喜悦心情,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
末句写春去花落,伤春惜花之情溢于言表。词人不说自己如何感怀,却借“莫待斜阳”这一典故表达出来,显得婉转含蓄。“便寻归棹”与“家隔两重城”呼应,既写出了对家乡的思念,也写出了游赏西湖后的恋恋不舍之情。结尾两句,既是对西湖春色的赞美,又是对自己美好时光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