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封章,三千里路。当年走遍东西府。时人莫讶出都忙,官家送我归乡去。
三诏出山,一言悟主。古人料得皆虚语。太平朝野总多欢,江湖幸有宽闲处。
踏莎行
十二封章,三千里路。当年走遍东西府。时人莫讶出都忙,官家送我归乡去。
三诏出山,一言悟主。古人料得皆虚语。太平朝野总多欢,江湖幸有宽闲处。
注释:
踏莎行: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十二封章:指皇帝多次下诏书。章,指皇帝的诏书。
三千里路:喻指旅途遥远。
当年走遍东西府:指作者年轻时在京城做官,曾经到过东、西两京。
时人莫讶出都忙:当时的人不会认为出京忙碌是应该的。
官家送我归乡去:指朝廷派官员送作者回故乡。
三诏出山:指作者三次被召入朝廷任官职。
一言悟主:比喻说出了皇上想要听的话,使皇上明白了他的心意。
古人料得皆虚语:指古代人认为作者说的话都是虚妄之言。
太平朝野总多欢:形容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人们总是感到高兴。
江湖:泛指江湖之间。指作者在外地任职,远离家乡。
宽闲处:指作者可以放松心情,享受闲暇时光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回顾自己的仕途生涯时,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首句“十二封章,三千里路”点出了作者曾三次入仕为官的经历。第二句“当年走遍东西府”则表明作者曾在京城做过官,并且去过东、西两京。第三句“时人莫讶出都忙,官家送我归乡去”则是说当时的人可能不理解他为什么出都那么忙,而官府却派人送他回家乡。这一句透露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最后两句“三诏出山,一言悟主。古人料得皆虚语,太平朝野总多欢,江湖幸有宽闲处”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其中“三诏出山”指的是作者三次被召至朝廷任官职;“一言悟主”则是说他的言辞得到了皇上的认可,使他明白自己的心意;“古人料得皆虚语”则是说古代人认为他的言论都是空话,其实并非如此;而“太平朝野总多欢”则是形容国家太平盛世,百姓们总是快乐地生活;“江湖幸有宽闲处”则是说作者在外任职时,虽然忙碌但也能享受到片刻的休闲时光。
整首词通过描绘作者的仕途生活,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文人的政治压力和个人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