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深秋,雨馀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注释】
向:面对。秋,秋季。雨馀:雨后。爽气:清凉的气息。肃西郊:清冷的西郊。陌上:田间小路。阑:尽。襟袖:衣服的袖子。凉飙:凉风。天末:天空边际。残星:夜幕中残留的星星。流电:闪电。闪闪隔林梢:闪电透过树林映在树梢。晓鸡声断,阳乌光动:破晓时,鸡声停止,太阳升起,光芒四射。冉苒:缓慢的样子。光阴:时光。蝇头、蜗角:比喻地位卑微,微不足道的名利。高:追求。云泉:指隐逸的生活。狎玩尘土:轻视世俗的尘世。壮节:高尚的气节。烟浪:水汽雾霭,指江湖。一船风月:载满月光和清风的小船。归去老渔樵:回到家乡,与渔夫樵夫为伍。
【赏析】
《凤归云·向深秋》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词。此词以写景抒情为主,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全词意境深远,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
首句“向深秋,雨馀爽气肃西郊”描绘了深秋时节,雨后清新的空气弥漫在西郊的景象。这一句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勾勒出深秋时节的宁静和美丽。接着,词人用“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情景。这里的“凉飙”是指夜晚凉爽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感觉。这种气氛使得词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处境和心境。
“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几句,词人通过描绘夜空中的残星和闪电,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自己的感慨。这些自然景象引发了词人的深思,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价值观念。
词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深入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这几句描绘了清晨时分,鸡声停止,日光初升,渐渐显露出遥远的山路的景象。这种景象使得词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为了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词人转而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这里,词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官场生活的繁忙和虚伪。他感叹自己追求蝇头微利、蜗牛般微小的功名是多么不值得,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困境。
词人接着转向描写隐居生活的美好。“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在这里,他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尘世纷扰,过上隐逸生活的愿望。这种愿望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词人以“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结束全词。这里,他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希望能够像渔夫樵夫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繁华,过上简单而美好的生活。这种期望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反感。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这种情感既深沉又复杂,既有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也有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这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