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新霁。荡原野、清如洗。断霞散彩,残阳倒影,天外云峰,数朵相倚。露荷烟芰满池塘,见次第、几番红翠。当是时、河朔飞觞,避炎蒸,想风流堪继。
晚来高树清风起。动帘幕、生秋气。画楼昼寂,兰堂夜静,舞艳歌姝,渐任罗绮。讼闲时泰足风情,便争奈、雅歌都废。省教成、几阕清歌,尽新声,好尊前重理。
【译文】
玉山枕上,骤雨刚刚停歇。原野上,一片清丽如洗的景色。断霞散开,残阳倒映在池塘里,天空中的云峰,有数朵相互倚靠。荷花和荷叶上的露珠,像烟雾一样弥漫在池塘里,一层层红色的和绿色的。在这个时候,河朔地区正在举行宴会,躲避炎热的天气,想来风流的情趣是能够继续下去的。
傍晚时分,高高的树梢上起了一阵清风。帘幕被吹开,产生了秋天的气息。画楼白天静悄悄的,兰堂到了晚上也静悄悄的。舞女的歌声与歌女的美丽容貌,都逐渐被罗绮等华丽的东西所掩盖。闲时心情很好,风情足够,但雅乐却都被废弃了。省教成,几首清新悦耳的歌曲,全部都重新演唱,最好在尊前重理。
【注释】:
玉山枕:指枕头。
骤雨新霁:突然降了一场大雨后,雨过天晴。
荡原野:荡漾原野。
清如洗:清澈得象水洗过一样。
断霞:指残阳的余辉。
天外云峰:天上飘浮着的云彩。
次第:依次。
红翠:红色和绿色。
河朔:泛指北方。
飞觞:饮酒。
避炎蒸:避开炎热的天气。
想:料想、猜想。
风流堪继:风流的兴致可以延续下去。
晚来:傍晚时分。
高树:高高的树。
生秋气:产生了秋天的气息。
画楼:雕饰华丽的楼台。
讼闲:闲暇无事。
省教成:指省下教书的功夫。
几阙:几个。
省:同“减”、“少”。
清歌:清脆悦耳的歌。
新声:新的音乐。
好:美好,值得。
尊前:酒杯之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以自然景物为题,写景中寓情。全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风俗的不满。
词的上片开头两句:“玉山枕上,骤雨刚过。”起笔不凡,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宁静的夏夜。接着写“骤雨刚刚停歇”之后,原野上出现了一派“清如洗”的美景。这里“骤雨”二字,不仅写出了天气的变化,而且暗示出词人的心情也由紧张而松弛,由烦乱而恬淡,从而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以下四句,则通过描写夕阳西下、云彩散去、荷芰满塘、红翠相映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原野的明净和清爽。最后三句写此时正值暑伏天盛期,所以河朔地区正举行宴会,以躲避炎热天气。这两句从反面衬托出词人的悠闲心情和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词的下片开头两句,写傍晚时分,风动帘幕,产生秋风;又写高楼上昼寂、兰堂上夜静,歌舞渐歇,罗绮尽掩。这些景象虽然美丽动人,但对词人来说,却是索然无味。于是,他转而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当闲时心情舒畅,人情世态足以娱己时,雅乐都为之废弛,而清歌新唱却可以尽情地欣赏。最后三句写词人在酒宴之中听到美妙的歌声,感到十分惬意,于是便要重新演唱那些清新悦耳的新声。
全词以景结情,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风俗的厌恶和对清歌新唱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