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丹丘三十年。青山碧水想依然。自惊绿鬓已苍颜。
月在柳梢曾径醉,雨荒院菊有谁怜。绣衣归与古人言。
【注释】丹丘:指隐士。三十年:作者与张志和相别已三十多年了。青山:指作者隐居的地方,在今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西南。碧水:指作者的家乡,在今安徽省池州市东。自惊:自觉惭愧。绿鬓:指头发。曾:曾经。径醉:指经常醉酒。绣衣:华贵的衣服,借指富贵。古人:指古代隐士张志和。言:说话,交谈。
【赏析】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冬,词人席上与好友张志和重聚之后。
首句“不见丹丘三十年”,是说从自己这次重聚到上次分别,已三十年过去了。作者写自己和张志和分别三十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友人思念之情,为下文写景抒情蓄势。
次句“青山碧水想依然”,这是全词中最能表现词人思想感情的一句。词人以青山、碧水为背景,写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渴望重返故乡、过隐逸生活的愿望。
下片开头两句“月在柳梢曾径醉,雨荒院菊有谁怜?”,词人以明月和雨夜的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明月当空高挂,照见柳梢;细密的雨点落下来,打湿了院子中的菊花,无人理睬。词人通过描绘出这样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孤独凄凉的心情。
最后两句“绣衣归与古人言”,意思是:我身着华贵衣服返回去和那些古人谈话。作者在这里运用典故,表明自己虽已身居朝廷高位,但仍怀念隐逸生活的情趣,渴望回归田园,过着隐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