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陶令节,单阏贾生年。
秋色苍梧外,衰颜紫菊前。
登高知地尽,引满觉天旋。
去岁京城雨,茱萸对惠连。
【解析】
本诗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人借重阳节之景抒发思念兄弟之情。首联点明题意,重阳节是陶渊明辞官归园田居的日子,贾谊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也是在重阳节作的。颔联写自己登高时所见之景:秋色苍苍,衰颜紫菊。颈联写登高之后的感受:登高知地尽,引满觉天旋。尾联写去年京城的雨,茱萸对惠连。
【答案】
(1)“重阳”“单阏”:重阳节为九月初九,农历九月逢单月,即“单阏”。
(2)“衰颜”“紫菊”:指自己的容颜憔悴,像菊花那样衰老。
(3)“地尽”:极目远望,天地尽头。
(4)“天旋”:抬头仰望天空,觉得天也在旋转。
赏析:
这是一首重阳感怀之作。
首联点明了重阳佳节和作者归隐后的时间。诗人以“重阳”二字开篇,点明了题旨,而“单阏”二字则交代了具体时间,使读者能清楚地了解作者归隐后的时节。
第二联紧承上文,写自己登高时所看到的景象。“秋色”两句,写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只见秋天的景色苍茫无际,而自己的年岁也渐渐老去。“衰颜”与上句的“秋色”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紫菊”一句,则是诗人眼中所见的美景,他站在高处,看着那些盛开的紫菊,心情无比愉悦。
第三联紧承上文,写诗人登高之后所感受到的意境。“登高知地尽”一句,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地,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引满觉天旋”一句,则是诗人在感受了大自然的壮阔之后,产生了一种天旋地转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一般。
第四联紧承上文,写诗人去年在京城所经历的事情。“去岁”二字,表明了诗人是在去年离开京城的。“茱萸对惠连”一句,则是诗人回忆起京城时的一幕幕往事,心中不免感慨万分。
这首诗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人借重阳节之景抒发思念兄弟之情。首联点明题意,重阳节是陶渊明辞官归园田居的日子,贾谊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也是在重阳节作的。颔联写自己登高时所见之景:秋色苍苍,衰颜紫菊。颈联写登高之后的感受:登高知地尽,引满觉天旋。尾联写去年京城的雨,茱萸对惠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