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可是登高路。算到底、不如归去。时节近中秋,那更黄花雨。
酒病恹恹,羁愁缕缕。且是没人分诉。何似白云深,更向深深处。

诗句释义

1 阳关 - 古地名,位于今中国甘肃省,是古代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在这里,“阳关”可能象征着离别和归途的不确定性。

  1. 可是登高路 - 意味着无论怎样尝试攀登或寻求高处的立足点,都不如回到起点来得更为舒适或实际。
  2. 算到底、不如归去 - 表达一种深刻的感受,即在当前的境遇中寻找到真正的安宁或满足比任何外在的高处都重要。
  3. 时节近中秋 - 中秋节通常与团圆和丰收相关联,但这里暗示着节日带来的孤独感或思乡之情。
  4. 那更黄花雨 - “黄花”指的是秋天的花,而“雨”则增添了一种凄美的氛围。这里的用词强调了季节的变迁对人情感的影响。
  5. 酒病恹恹 - 形容由于饮酒过量引起的身体不适。
  6. 羁愁缕缕 - “羁愁”指因长时间离家而产生的忧愁,而“缕缕”则强调了这种愁绪的连绵不断。
  7. 且是没人分诉 - 表达了一种无人可以倾诉的孤独感。
  8. 何似白云深,更向深深处 -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手法,将人的情感比作飘渺的白云,强调了在这种状态下追求更深层的自我理解或精神寄托的必要性。

译文

阳关之路本是登高之路,但终究不如回家。时光接近中秋,怎能不有黄花雨?
酒后感到身体不适,心情如缕缕的思绪缠绕不去。此刻无人可诉说心中的愁苦,何不像白云一般深邃,更深入地探索内心的世界?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异乡他乡时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当前生活的不满,体现了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助。通过对比“阳关”,不仅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也反映了人生旅途中的各种挑战和抉择。诗中“酒病恹恹”,“羁愁缕缕”等词语深刻描绘了诗人的身心状态和心理状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最后的反问,既是对自我的一种反思,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哲学思考。整体而言,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