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星杓春又到。应律管、微阳已报。暖信惊梅早。昨夜南枝,先得芳菲耗。
迟日曈胧光破晓。馥绣幄、麝炉烟袅。为寿金壶倒。四坐簪缨,共比松筠老。
译文:
天上的北斗七星在春天又一次出现。应律管、微阳已报。暖信惊梅早。昨夜南枝,先得芳菲耗。
阳光明媚,破晓时分,花香四溢。金壶倒酒,为寿而饮。四周都是簪缨贵族,他们比松竹更老。
注释:
- 星杓(shēng bàn):星杓是中国古代天文仪器之一,形如杓子,用于观察星辰。此处泛指天上的星星。
- 春又到:春季再次到来。
- 应律管:应律管是指古代乐器中的笙,用以调节音律。
- 微阳已报:微阳指的是微弱的阳光。报,告知。
- 暖信惊梅早:温暖的气息使梅花提前开放。暖信,温暖的信息。
- 昨夜南枝:昨天晚上梅花盛开在南方枝条上。
- 先得芳菲耗:首先感受到芳香和芬芳。
- 迟日(qí rì):早晨的阳光。
- 馥绣幄(fù xiù wò):芬芳华丽的帐篷。
- 麝(mò)炉烟袅:用麝香熏烤的香炉中烟雾缭绕。
- 为寿金壶倒:为了祝寿而倾倒美酒。金壶,珍贵的酒器。
- 簪缨(zān yíng):古代官员的礼帽和冠上的簪子和缨络。
- 共比松筠(bǐng zhún):共同与松树和竹子比较,表示自己像他们一样长寿不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以星杓、春光、梅花等元素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首句“天上星杓春又到”,直接点明了时间已是春分时节,北斗七星出现在天空中,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接着诗人通过“应律管、微阳已报。暖信惊梅早”来描述春天的气息,暖风和微微的阳光已经预告了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
第二句“迟日曈胧光破晓”进一步描绘了早晨的景色,阳光透过薄雾,照亮了大地,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随后,第三句“馥绣幄、麝炉烟袅”通过香气和烟雾的描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官的丰富性。
最后两句“为寿金壶倒。四坐簪缨,共比松筠老”则转向宴会场景,诗人以寿酒为媒介,邀请宾客们共度佳节,并与之分享这份喜悦和荣耀。同时,通过将宾客们与松竹相比,表达了自己对长寿和坚韧精神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节日宴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