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诗,诗人以碧海无波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瑶台有路、思念之情的画面。
第一句“碧海无波,瑶台有路。”碧海无波,描绘出了一片宁静的海面,而瑶台有路则暗示着一条通往远方的道路。这里,诗人用碧海无波来比喻自己的心情,表达了一种平静而又期待的心情。瑶台有路则暗示着一种未知的道路,也预示着诗人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
第二句“思量便合双飞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重逢的渴望。双飞去则暗示了两人即将分离,但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重逢的期盼。
第三句“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的感慨。轻别意中人则暗示了当时的离别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情,但同时也透露出对离去之人的留恋之情。山长水远知何处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后可能面临的种种困境和不确定性感到忧虑和迷茫。
第四句“绮席凝尘,香闺掩雾。”这句话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凄凉的氛围。绮席凝尘则暗示着曾经热闹的筵席已经变得寂静无声,只剩下灰尘的痕迹;香闺掩雾则暗示着曾经充满香气的闺房如今被烟雾所遮掩。
第五句“红笺小字凭谁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倾诉却又无人倾听的心情。红笺小字则暗示了诗人想要用书信来传达自己的情感,而小字则是对书信内容的简要描述。
第六句“高楼目尽欲黄昏。”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远望的景象。目尽欲黄昏则暗示了诗人已经看到了黄昏时分的景象,但仍然无法看到自己心中所期盼的人。
第七句“梧桐叶上萧萧雨。”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秋雨绵绵的画面。梧桐叶上萧萧雨则暗示了秋雨的清凉和凄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心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重逢的期盼。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欢离合。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自己情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