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间非一日,可堪只到今年。云龙欲化艳阳天。从来耆旧传,不博地行仙。
昨夜风声何处度,典型犹在南山。自怜不结傍时缘。着鞭非我事,避路只渠贤。
临江仙
五百年间非一日,可堪只到今年。云龙欲化艳阳天。从来耆旧传,不博地行仙。
昨夜风声何处度,典型犹在南山。自怜不结傍时缘。着鞭非我事,避路只渠贤。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江南柳》。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三平韵。前段四句一韵,前后片各三句两韵。此篇为小令。
五百年间:指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的一千七百二十年间,即约一千年。
可堪:怎忍得住。只到今天:直到今年。
云龙:喻指祥瑞之兆。云中出现龙是吉祥之兆,所以称为“云龙”。
艳阳天:比喻太平盛世。艳阳天,阳光明媚,气候温暖。
耆旧:指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耆音其。
博地行仙:指得道成仙。博地,谓广博大地。
昨夜:昨天夜晚。
风声何处度:形容风声很大。
南山:指南山。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是五岳之一。
自怜:自我怜悯。
着鞭:骑马时用鞭抽打马。非我事:不是我的事。
避路:避开道路。
赏析:
这是一首以咏物抒怀为主题的词作。作者借咏古物来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感慨。全词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上片首二句点明时间跨度之长,从唐代一直写到宋代,并表达了诗人对此感到难以忍受的心情。接着两句写诗人认为,自古以来的许多贤人并没有真正地得到他们的应得之福,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够把握住机会。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无奈之情:既然不能像古人那样获得成功,那么不如就避开这条路,去追求其他的机会吧。
下片开始,诗人便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昨夜”一词引出了下文的描写。“典型”一词在这里指的是古代的贤人和智者,他们的形象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南山”则是指代那些曾经出现过的贤人们所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赞美之情,又暗示了他们的存在仍然对诗人产生了影响。
诗人用“自怜”二字来表达自己的处境和心境。他既为自己的遭遇感到悲伤,又对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感到自豪。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最后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个人前途的思考和选择。他认为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应该只是追随他人的脚步,而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动。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