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闲访招提,偶作南山游。
门前乔木阴,苍藤挂髯虬。
野僧出迎我,貌古气且柔。
相将入壶中,水竹净双眸。
万竿团修翠,一溪皱横流。
长桥翼方沼,仿佛疑行舟。
角门通细路,崎岖上层丘。
树色老欲瞑,风声寒自飕。
佛阁瞰澄碧,下有百丈湫。
客言龙所邑,不受鱼与鳅。
行行更小亭,罗坐得小休。
石罅流清泉,甘冷无与俦。
濯足夫岂敢,洗耳良末由。
自怜山中人,十载冠压头。
公檄听奔走,端似置书邮。
惟有烟霞疾,沈绵未肯瘳。
邂逅惬幽怀,落日尚迟留。
五斗奚堪恋,十亩亦易求。
要希陶渊明,投绂事农畴。
超然傲尘世,知命复何忧。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南归阻雪游神泉南山院》。诗中通过作者对南山神泉南山院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闲逸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官闲访招提,偶作南山游。”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公务之余,偶然间来到了南山神泉南山院。这里的“官闲”指的是诗人的职务空闲,而“访招提”则是指去访问寺庙。诗人之所以会来到这个地方,是因为他在公务之余,想要寻找一份宁静和放松。
“门前乔木阴,苍藤挂髯虬。”这里的“门前乔木阴”指的是神泉南山院门前的树木,它们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遮荫的地方。而“苍藤挂髯虬”,则是形容那些挂在树枝上的藤蔓,它们如同龙一样盘旋在树木之间。
“野僧出迎我,貌古气且柔。”这句话中的“野僧出迎我”,描绘了一个僧人迎接客人的场景。而“貌古气且柔”则描述了这个僧人外貌古朴,气质温和。
“相将入壶中,水竹净双眸。”这里的“相将入壶中”指的是进入神泉南山院,而“水竹净双眸”则形容了神泉南山院的景色,清澈的水和竹子都使得游客的双眼得到了净化。
“万竿团修翠,一溪皱横流。”这两句诗描绘了神泉南山院内的风景,万竿修长的竹子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波浪,而一条小溪则在曲折中流淌。
“长桥翼方沼,仿佛疑行舟。”在这里,长桥和方沼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仿佛是在水上行走一般。
“角门通细路,崎岖上层丘。”这句诗描绘了通往南山院的道路,既有曲折也有崎岖。
“树色老欲瞑,风声寒自飕。”这两句诗描写了夕阳西下的景象,树叶的颜色已经暗淡下来,风吹过树林发出的声音也让人感到寒冷。
“佛阁瞰澄碧,下有百丈湫。”这里描绘了佛阁俯瞰着清澈的湖水,湖底还有一个巨大的瀑布。
“客言龙所邑,不受鱼与鳅。”这句诗引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中关于龙的说法,据说在龙的领地里,鱼儿是不能被捕捉的。
“行行更小亭,罗坐得小休。”这句诗描绘了在神泉南山院的小亭子里休息的场景。
“石罅流清泉,甘冷无与俦。”这句诗描绘了石缝中流出的清澈泉水,它的味道甘甜而清凉,无人能与之匹敌。
“濯足夫岂敢,洗耳良末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享受自然美景的渴望,他不敢洗脚以免破坏环境,也不敢洗耳朵以免错过欣赏美景的时刻。
这首诗以山水为画,以情感为墨,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