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习气深,寒陋浑未除。
茅檐负晨曦,暖入四体舒。
怡然得真趣,自谓世所无。
不知华屋下,绣茵围红炉。
风霜搅乾坤,冻死盈路隅。
无计凌空去,云间留日车。

【注释】

负暄:晒太阳。儒生,指读书人。

习气深:习惯势力深厚,指读书人的旧习气。

寒陋:简陋。浑未除:没有除去。

茅檐:茅草屋顶的房屋。负晨曦:承受早晨的阳光。

怡然:安适的样子。真趣:真趣、真正的趣味。

华屋:富贵之家。绣茵(yin):精美的坐垫。

云间留日车:指太阳高悬于空中,如在云间运行。

【赏析】

此诗以“儒”字为题,通过描写一个读书人在寒冷中晒太阳的情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志向:自己虽身处寒陋之境,但却怡然自乐,感到真正的乐趣;自己虽然出身贫苦,但并不羡慕华屋绣茵,也不追求荣华富贵,而是向往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自然之中。这首诗反映了封建士大夫阶层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用词准确,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读书人在严寒中晒太阳的情景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情趣和志向,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