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富与贵,孰不羡王侯。
静边细一观,何其劳且忧。
去来风中云,出没水上沤。
推迁无定在,秋毫非我谋。
既仕知此理,官衢屡回头。
今也衡门下,卧起得自由。
随流任纵横,飘如不系舟。
触处尽禅悦,俗乐宁可侔。
死生夜旦耳,吾心有天游。
肯学痴狂子,盖棺事始休。
【注释】:
闲中真乐:指在闲暇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人世间富足与尊贵,谁都渴望成为王公贵族。
边陲之地静悄悄地观察,却感到烦恼和忧愁。
无论是升迁或是罢黜,都像飘浮在水中的浮萍那样无根无据。
官位的升降是不由自己决定的,就像秋天的毫毛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一旦进入官场就懂得这个道理,但仕途中的险恶却让我多次回头。
如今我在衡门之下生活,起床和休息都非常自在。
随波逐流,任凭世事如何变化,我都如不系之舟一样自由。
无论走到哪里都感到心灵的喜悦,世俗的音乐怎能与之相比呢?
生死昼夜轮回罢了,我的心境如同天游一般高远。
我不愿意学那些痴狂的人,等到盖棺的时候才去做事。
【赏析】:
这是一首以“闲”为主题,表达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的作品。全诗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深刻理解。
首联“人间富与贵,孰不羡王侯。静边细一观,何其劳且忧。”表达了人们对于富贵的追求和羡慕之情。然而,诗人却认为,即使是身居高位的王侯,也难免会有忧虑和担忧。因为人生短暂,富贵如过眼云烟,不如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颔联“去来风中云,出没水上沤。推迁无定在,秋毫非我谋。”进一步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无论是风中的云还是水中的沤,都在不停地变换着位置和形态。而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没有永恒的定局和归宿,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颈联“既仕知此理,官衢屡回头。”表达了诗人从官场回归后的感悟。他深知官场的纷扰和诱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角色和责任。因此,他在回到家乡后,不再为官场的得失所动,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从容和自由的生活方式。
尾联“今也衡门下,卧起得自由。随流任纵横,飘如不系舟。”则描绘了诗人在家中的生活状态。他不再为外界的事物所困扰和束缚,而是以一种超然的心态面对生活。他像一只自由漂浮的船只,随波逐流,不受任何拘束。
最后两句“触处尽禅悦,俗乐宁可侔。”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实践。他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禅悦,不必追求世俗的快乐和享受。只有通过修行和参悟,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真谛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闲适生活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平和与宁静的追求以及对禅宗思想的实践和领悟。它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本关于生活哲学和人生智慧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