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空高冈裂,忍冻幽人心似铁。
今朝云色一天同,片片如筛堕浓雪。
影摇寒水照曈昽,声泻黄芦听骚屑。
涧谷凝时麇鹿死,园林压处桑榆折。
乃知造物本均平,高下不论凹与凸。
登临四顾浩漫漫,千村万落青烟灭。
忆昔子卿使匈奴,不拜穹庐何勇决。
漠北酸寒十九年,鬓须脱尽形容薾。
故人今亦在穷荒,高风凛凛皆传说。
鸿雁南来好系书,应念邦家五情热。
【译文】
北风劲吹高冈裂,冻得人心里似铁。
今晨云色一天晴,片片雪花如筛落。
寒光映照水中影,黄芦声中听骚屑。
涧谷凝固时麋鹿死,园林压迫处桑榆折。
造物本无厚薄,高低不论凹与凸。
登临四望辽阔广,千村万落尽烟灭。
忆昔子卿使匈奴,不拜穹庐何勇决。
漠北酸寒十九年,鬓须脱尽形容薾。
故人今亦在穷荒,高风凛凛皆传说。
鸿雁南来好系书,应念邦家五情热。
【注释】
时升:即王之涣。
咏:吟咏。
咏雪:写雪的诗作。
体物:指咏物诗。
彦序:王之涣的朋友。
尤严:特别严格。
攀和:依傍着别人的韵脚而作诗。
朔风:北风。
空:高。
裂:裂开。
忍冻:忍受寒冷。
幽心:深沉的心。
“心似铁”:《世说新语·赏誉》载,王右军素清约,吃一斗酒消正色。王修曰:“所以不敢饮酒。”
今朝:今天。
云色:云的颜色。
天同:天空一样。
片片:像片片的雪花一般。
摇:摇曳。
曈昽:明亮貌。
声泻:声音从高处往下流泻。
泠泠:清凉的样子。
黄芦、骚屑:黄芦的响声,象是骚人的悲歌。
重:压。
园林:园圃,花园。
压处:压住的地方。
造物本均平:造化本来公平。
高下:比喻事物的优劣、好坏、轻重。
不论:不管。
穹庐:蒙古包。
子卿:王昭君的别称。
穹庐:古代对蒙古包的一种美称。
十九年:十九年的艰辛。
形容薾:形容枯瘦憔悴的样子。薾,同“悴”。
故人:朋友。
穷荒:边远荒凉之地。
高风:高尚的气节或风格。
鸿雁南来好系书:大雁向南方飞来的时候,可以写信寄去。
系书:写信。
五情热:五种情感都热切。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雪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雪景,后两句则抒发感慨。
第一联“朔风吹空高冈裂”,以朔风吹拂,空阔的高冈裂为画面背景,营造了一个空旷寂寥、苍茫辽远的意境,为下文雪景的展开蓄势、铺垫,同时也暗寓了作者心境的孤独、苦闷。
第二联“忍冻幽人心似铁”,“忍冻”二字点明时值寒冬,又用“幽心”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似铁”一词,既表明自己意志坚定,又暗示出内心的坚韧、不屈。
第三联中“今朝云色一天同”,诗人以云之色喻雪花,描绘了一幅洁白的雪花铺满大地、天地合一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纯洁美好世界的向往。
第四联中“片片如筛堕浓雪”,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雪花纷飞、纷纷扬扬的场景,将雪花比作筛子,形象地展现了雪花飘落的形态,同时传达出雪花的洁白无瑕。
第五联中“寒光映照水中影,黄芦声中听骚屑”,诗人通过描写水中的影子和芦苇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幽深的画面,同时也传达出自己的孤寂之情。
第六联中“涧谷凝时麇鹿死,园林压处桑榆折”,诗人以涧谷中的积雪和园林里的桑榆为例,揭示了大自然的力量之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之情。
最后两句“乃知造化本均平,高下不论凹与凸”,诗人总结了前文,指出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公平的,无论是高的还是低的,无论是凹的还是凸的,都是如此,从而表达了自己的超然态度。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寓意丰富,是一首咏雪佳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