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底征鞍花底车。两行香泪湿红襦。别来莺燕已春馀。
梳洗楼台愁独倚,笙歌庭院醉谁扶。卷帘闲看玉储胥。
诗词原文:
柳底征鞍花底车。两行香泪湿红襦。
别来莺燕已春馀。
梳洗楼台愁独倚,笙歌庭院醉谁扶。
卷帘闲看玉储胥。
赏析:
这首《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别离之景。诗人通过“柳底征鞍花底车”这一景象设定,巧妙地引入离别的主题。接着,“两行香泪湿红襦”一句,将情感与具体物象结合,生动地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内心的悲凉。接下来的“别来莺燕已春馀”,更是通过对季节变换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加深了离愁的情感色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时间流逝对人的影响,以及分离后的孤独感。
“梳洗楼台愁独倚,笙歌庭院醉谁扶”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绪。诗人在楼上独自面对镜中的自己,梳洗打扮,却无法掩饰心中的忧愁;而庭院之中的笙歌与醉态,又显得如此讽刺,使得这种离别的痛苦更加深刻。最后,“卷帘闲看玉储胥”,以卷帘远眺的姿态,结束了整首词,既展示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也反映了内心的无奈和哀伤。
陈允平的《浣溪沙·柳底征鞍花底车》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对分离痛苦的深切感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