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汝何人,眼在眉毛下。明月相随万里来,何处分真假。
问著总无言,有口番成哑。荆棘林中自在身,即是知音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咄咄汝何人,眼在眉毛下。明月相随万里来,何处分真假。
问著总无言,有口番成哑。荆棘林中自在身,即是知音者。
逐句释义:
- 咄咄汝何人,眼在眉毛下。明月相随万里来,何处分真假。
- 咄咄你是谁?你的眼睛藏在眉毛下面。明月从远方追随而来,却无法分辨它的真假。
- 问著总无言,有口番成哑。荆棘林中自在身,即是知音者。
- 你总是问我却一言不发,你有口却变成了哑巴。只有在荆棘丛生的森林里,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译文:
- 你隐藏在眉毛之下的眼睛,如同明亮的月亮从远方相随而至,但你无法分辨它的真假。
- 你总是沉默不语,你有嘴却说不出话来。只有在荆棘林中,你才能真正自由自在地生活,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真诚、真实和自由的追求。诗中的“明月”和“荆棘林”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境界——既有光明磊落的心灵,又有独立自主的精神。然而,现实往往让人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无法轻易分辨事物的真假。因此,诗人呼吁人们要有勇气面对现实,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