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韩香惜未烧。吹箫人在月明桥。草芳似待玉骢骄。
吹絮绣帘春澹澹,隔香罗帐夜迢迢。楚魂须著楚词招。
诗句翻译:偷得韩香惜未烧,吹箫人在月明桥。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月光下看到一位吹箫人的景象。“偷得韩香惜未烧”,意味着这位吹箫人的香气如同韩香一般迷人,但作者并未将其点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又无法把握的无奈。“吹箫人在月明桥”,则具体描绘了场景,使人仿佛看到了那位吹箫人在明亮的月光下优雅地吹奏着乐曲。
草芳似待玉骢骄,绣帘春澹澹,罗帐夜迢迢。
译文:
草儿似乎在等待骏马(即玉骢)的到来,绣帘被风吹拂,春日里显得淡雅,罗帐中夜晚寂静而漫长。
注释:
玉骢:代指骏马。
澹澹:形容风轻轻吹过水面或云烟飘散的样子。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或者时间长久,这里指的是夜晚时分。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草儿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绣帘在春风中摇曳,春日里显得淡雅。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期待。
楚魂须著楚词招,楚魂须著楚词招。
译文:楚地的灵魂必须吟唱楚地的诗歌来召唤自己。
赏析:
这句诗通过“楚魂”和“楚词”的意象,表现了楚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沉的情感。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作者对楚文化的敬仰,也反映了他对楚国历史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对人物动作的捕捉以及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情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