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箫咽。花底寒轻夜月。兰堂静,香雾翠深,曾与瑶姬恨轻别。罗巾泪暗叠。情入歌声怨切。殷勤意,欲去又留,柳色和愁为重折。十年迥凄绝。念髻怯瑶簪,衣褪香雪。双鳞不渡烟江阔。

自春来人见,水边花外,羞倚东风翠袖怯。正愁恨时节。南陌。阻金勒。甚望断青禽,难倩红叶。春愁欲解丁香结。整新欢罗带,旧香宫箧。凄凉风景,待见了,尽向说。

兰陵王 · 其一 · 为十年故人作

凤箫咽。花底寒轻夜月。兰堂静,香雾翠深,曾与瑶姬恨轻别。罗巾泪暗叠。情入歌声怨切。殷勤意,欲去又留,柳色和愁为重折。十年迥凄绝。念髻怯瑶簪,衣褪香雪。双鳞不渡烟江阔。自春来人见,水边花外,羞倚东风翠袖怯。正愁恨时节。南陌。阻金勒。甚望断青禽,难倩红叶。春愁欲解丁香结。整新欢罗带,旧香宫箧。凄凉风景,待见了,尽向说。

注释:

  • 凤箫咽:形容乐器发出的声音低沉而哀婉,如同凤的哀鸣。
  • 花底寒轻夜月:描绘了夜晚花丛中的冷清和月光下的寂寞。
  • 兰堂静:指兰花芬芳的殿堂显得寂静无声。
  • 香雾翠深:形容香气缭绕、绿色深沉的氛围。
  • 曾与瑶姬恨轻别:瑶姬是古代传说中的女性形象,此处暗示与她有过短暂的离别或遗憾。
  • 罗巾泪暗叠:指泪水在罗巾上悄然堆积,形成泪痕。
  • 情入歌声怨切:情感融入歌声之中,表达出深深的怨恨和哀愁。
  • 殷勤意,欲去又留: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既有想要离开的意愿,又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 柳色和愁为重折:比喻春天的景色与忧愁相呼应,使得心情更加沉重。
  • 十年迥凄绝:表示过去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充满了哀伤之情。
  • 念髻怯瑶簪,衣褪香雪:回忆起自己曾经拥有的美丽发髻和衣裳,但现在却变得不再那么珍贵,因为它们已经褪色、破旧。
  • 双鳞不渡烟江阔:形容两条鱼无法渡过宽阔的江面,象征着无法跨越的距离或阻碍。
  • 自春来人见,水边花外:自从春天以来,人们经常看到的景象是在水边的花朵旁。
  • 羞倚东风翠袖怯:害羞地依靠着东风,但因为感到冷,所以衣袖微微颤抖。
  • 正愁恨时节:正值令人愁苦的时刻,可能是指某种不幸或困境。
  • 南陌:古代指南方的街道。
  • 阻金勒:阻止马缰(金勒)的动作。
  • 甚望断青禽:非常希望看到飞鸟的身影。青禽可能指的是燕子,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春愁欲解丁香结:春天的忧愁就像丁香花一样难以解开。
  • 整新欢罗带,旧香宫箧:整理新的欢愉的丝带,以及存放旧日芳香的箱子。
  • 凄凉风景,待见了,尽向说:凄凉的风景中,所有的景物都向讲述者倾诉着各自的悲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忧郁和无奈。诗人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兰堂”象征着高贵的地位或纯洁的爱情,“香雾翠深”则寓意着美好的环境和氛围。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情感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