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直。
弱柳阴阴笼碧。
长堤外、芳草夕阳,一派迷离暮烟色。
春风到故国。
惯送天涯行客。
柔条短、不系玉骢,何似游丝袅千尺。
追思旧踪迹。
正翠拂珠楼,絮舞瑶席。
秋千院落逢寒食。
恨回首人远,梦来相觅,飞花撩乱满古驿。
又争认南北。
悲恻。
恨凝积。
问何处啼莺,深夜寥寂。
春江渺渺情何极。
奈曲里哀怨,又生羌笛。
枝头清露,似伴我、泪珠滴。

诗的翻译:雨丝细细,柔弱的柳树在绿荫中笼络着碧色的天空。长长的堤坝外,芳草被夕阳染成一片迷蒙的暮色。春风拂过故国的大地,惯于送别天涯漂泊的旅人。柔细的柳条短小,不系住那匹玉骢马,不如游丝袅袅地随风飘荡上千里。

回想过去的踪迹,正看见翠绿的杨柳覆盖着珠楼,絮状的柳絮在空中舞动,如同瑶席上的飞花,在寒食节的院落里飘散。恨只恨回首望去,人已远去,而梦来相寻,却只有飞花在古驿道上乱舞。又争辨是南北,悲伤和恻隐之情交织在一起。问何处啼莺,在深夜的寂静中鸣叫?春江渺渺无尽头,我的情思何止于此?奈那曲子中的哀怨,又生起羌笛之声。枝头上清亮的露珠,似乎陪伴着我、泪珠滴落。

注释与赏析:

1. 雨丝直。

  • 关键词: 雨丝、直
  • 解析: “雨丝直”描绘了雨丝细腻且直线型的特点,暗示了春雨的温柔和连绵不断。

2. 弱柳阴阴笼碧。

  • 关键词: 弱柳、阴阴、笼、碧
  • 解析: 描述了杨柳在细雨中显得柔弱而美丽,其影子笼罩着整个碧蓝的天空,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3. 长堤外、芳草夕阳,一派迷离暮烟色。

  • 关键词: 长堤外、芳草、夕阳、迷离、暮烟、色
  • 解析: 通过描绘夕阳映照下长堤外的芳草,以及迷离的暮烟色彩,表达了一种离别后的怅惘和迷茫之情。

4. 春风到故国。

  • 关键词: 春风、故国
  • 解析: 春风作为使者,携带着春天的气息来到了故乡,象征着时光和记忆的流转。

5. 柔条短、不系玉骢,何似游丝袅千尺。

  • 关键词: 柔条、短、玉骢、游丝
  • 解析: 对比玉骢马的缰绳和轻盈的游丝,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

6. 追思旧踪迹。

  • 关键词: 追思、旧踪迹
  • 解析: 思念过去的痕迹,可能是曾经共度美好时光的地方或人。

7. 正翠拂珠楼,絮舞瑶席。

  • 关键词: 翠拂、珠楼、絮舞、瑶席
  • 解析: 用“翠拂”形容绿色轻拂的景象,以及“絮舞”形容飘舞的柳絮,增添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

8. 秋千院落逢寒食。

  • 关键词: 秋千、院落、寒食
  • 解析: 描述了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场景,人们在院落中荡秋千,庆祝寒食节。

9. 恨回首人远,梦来相觅,飞花撩乱满古驿。

  • 关键词: 恨、回首、人远、梦来、飞花、撩乱、古驿
  • 解析: 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失落,梦中寻找失去的人,但现实总是让人感到无奈和迷茫。

10. 又争认南北。

  • 关键词: 争认、南北
  • 解析: 这里可能指的是地理位置的不确定性或者对方向的困惑。

11. 悲恻。

  • 关键词: 悲恻
  • 解析: 使用“悲恻”来形容情感深沉而难以平复的状态。

12. 问何处啼莺,深夜寥寂。

  • 关键词: 啼莺、深夜、寥寂
  • 解析: 表达了对夜晚宁静中传来的啼莺声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13. 春江渺渺情何极。

  • 关键词: 春江、渺渺、情何极
  • 解析: 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喜爱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14. 奈曲里哀怨,又生羌笛。

  • 关键词: 曲里、哀怨、羌笛
  • 解析: 描述了音乐中的哀伤情绪被羌笛所放大的情景,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5. 枝头清露,似伴我、泪珠滴。

  • 关键词: 枝头、清露、泪珠
  • 解析: 以清露比喻泪水,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深深的离别之痛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描述,将读者引入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境界,让人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和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