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感皇恩·伯礼立春日生日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注释:
- 小阁:指小巧的楼阁,位于高处。倚:依靠。秋空:秋天的天空。
- 下临江渚:站在江边的小岛上。
- 漠漠:形容云层很淡很薄的样子。孤云:孤单的云朵。未成雨:没有变成雨滴。
- 数声新雁:听到几声新雁(即初秋时节归来的大雁)的鸣叫。
- 回首杜陵:回头望去,想到杜甫当年居住的地方——杜陵。
- 壮心空万里:豪情壮志像万里长风一样飘荡在空旷无垠的空间里。
- 人谁许:谁能理解我呢?
- 黄阁紫枢:黄色的阁楼和紫色的官署。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这里借指权力中心。
- 筑坛开府:建立官坛,设立官府。
- 莫怕功名欠人做:不要害怕功名被人夺走。
- 熟计:周密的计划或打算。
- 石帆山脚下:指诗人家乡附近的一座山。石帆山脚下,菱三亩:菱塘就在石帆山下,面积有三十多平方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立春日生日时心情与抱负的诗作。开头两句“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描绘了诗人站在小阁楼上,俯瞰着秋天的天空和江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接下来的“漠漠孤云未成雨”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期待,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当听到几声新雁的鸣叫时,诗人不禁回想起杜甫当年居住的地方——杜陵。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接下来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表现了诗人豪情壮志、胸怀天下的气概,他渴望能够建功立业,却无人理解和认可。这种情感既反映了诗人的无奈,也体现了他的坚定和执着。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一句则表明了诗人追求权力中心的雄心壮志。他认为只有通过建立官坛、设立官府,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权力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而是更关注未来的计划和打算。“莫怕功名欠人做”表明他不再害怕功名被别人夺走,而是要更加努力地去争取自己的权益。这既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最后两句“石帆山脚下,菱三亩”则是诗人对自己故乡的回忆和赞美。他在家乡附近发现了一片菱塘,面积达三十多平方米,这是他的骄傲和自豪。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
这首《感皇恩》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不仅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国家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