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山青。暮霞明。梦笔桥头艇子横。蘋风吹酒醒。
看潮生。看潮平。小住西陵莫较程。莼丝初可烹。

【注释】

青:形容山的景色苍翠。

明:明亮,光彩。

梦笔桥头:即墨庄桥头,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南,相传唐代文学家贺知章曾游此。

艇子:小船。

苹(píng)风:微风吹过水边蘋草,蘋草随风起伏,发出沙沙的声音。

生:生长。

西陵:地名,今属浙江桐乡市。这里指西兴渡口附近。

烹:煮,烹调。

【赏析】

《长相思》是一首抒写旅途中思念情事的诗。诗的首句“暮山青”三字,便勾画出一个深秋傍晚时分的山野风光。接着,诗人的视线从远处收拢,落在了眼前的一幕景象上,那是一幅充满生机的江上渔舟图:“梦笔桥头艇子横。蘋风吹酒醒。”这一句描写了作者乘坐的小船停泊在墨庄桥头的情态。墨庄桥头,位于杭州西湖之西,是通往孤山、白堤、苏堤的要道。此处有著名的“三潭印月”“孤山雪景”胜景。诗人乘着小舟在江面上缓缓行进,不时地停下来观赏岸边的美景。此时,一阵清风袭来,吹散了船上飘浮的酒气,诗人感到有些醉意。于是,他取出笔墨来,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后四句描绘了船行至潮起之时的情形:“看潮生。看潮平。小住西陵莫较程。莼丝初可烹。”这里的“看潮生”指的是观潮。每当涨潮时,江面被潮水淹没,形成一片汪洋大海;待退潮时,又露出一片沙滩,犹如大海中的孤岛。“看潮平”则是指观海平。由于钱塘江大潮的威力,每逢八月十八前后,潮涌如山,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到了九月初一前后,潮涌如墙,浪头高高地卷起,与岸相接,极为壮观。“西陵”,指西兴渡口附近的一带地方。这里是江南水乡,风景秀丽,又是钱塘江和运河交汇处,船只往来频繁。诗人在西陵停留下来,打算在这里度过一段闲暇时光。然而,他又觉得在这里小住不是长久之计,毕竟自己还有漫长的旅途需要赶。因此,他决定继续前行。

“莼(cún)丝”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茎叶可以食用,味道鲜美。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莼丝比喻故乡的食物。他想到自己即将离开这片熟悉的水域和故乡的土地,心中不免有些感伤,因此想要尽快品尝到家乡的美食以解思乡之情。而莼丝正是家乡特产,所以诗人便有了“莼丝初可烹”的想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故乡美食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饱含着诗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显得生动而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