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挽住北斗杓,常指苍龙无动摇。
春风日夜吹草木,只有荣盛无时凋。
我欲刬断日行道,阳乌当空月杲杲。
非惟四海常不夜,亦使人生失衰老。
如山积曲高崔嵬,大江酿作蒲萄醅。
颓然一醉三千杯,借问白发何从来。

【解析】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是一首以饮酒自娱、放旷不羁的狂歌。诗人借酒抒情,歌颂了盛唐时代的繁荣昌盛和人间欢乐,也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悲愤之情。全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语言明快流畅,富有感染力,充分体现了盛唐诗人的风骨和风采。

“我欲挽住北斗杓,常指苍龙无动摇。”首句起势突兀,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的迫切心情。北斗,即北斗七星,古代用来导航的星斗;“苍龙”,这里比喻皇帝。“我欲挽”三字,表达了诗人渴望施展自己才能的愿望。“常指苍龙无动摇”,则表现了对当权者的蔑视,表明自己决不向权势低头的坚强意志。

“春风日夜吹草木,只有荣盛无时凋。”第二句写自然界万物在春风中蓬勃生长,生机盎然。而人世间却有衰朽之事不断发生,令人感到悲哀。“春风”两句是说,大自然春风吹拂下,草木欣欣向荣、茁壮成长,而人世间却是“荣盛”之后又“凋零”。这既是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意在表达诗人对于这种不合理现象的不满。

“我欲刬断日行道,阳乌当空月杲杲。”第三句承上启下,用夸张之笔,写出了日行夜走、日月交辉的景象。太阳从东方升起,一直升到西方落下,昼夜不停地运行,而月亮也高悬夜空,发出明亮的光华。诗人用“刬断”、“阳乌”、“杲杲”等词语来表达自己对于日月运行规律的不解,从而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不合理现象的不满。

“非惟四海常不夜,亦使人生失衰老。”第四句承接前文,进一步指出日月交替、昼夜更替是一种自然规律,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现象。因此,诗人认为,日月的运行不仅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和健康。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和健康的珍视和追求。

“如山积曲高崔嵬,大江酿作蒲萄醅。”第五句继续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事物的赞美之情。接着又用“颓然一醉三千杯”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些美好的事物的欣赏和陶醉之情。最后一句“借问白发何从来”,则是诗人发出的感慨之声。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如此潇洒自在地生活,是因为有这些美好事物的陪伴;而他之所以能够拥有这样美好的人生,也得益于这些美好事物的滋养。然而,他也不禁发出了感叹:为什么自己的白发会这么多呢?

【答案】

译文

我要把北斗星拉过来,让它永远不动摇;春天里,无论白天黑夜,草木都在茂盛生长着。我要铲除一切阻挡道路的障碍物,让太阳永远东升西落。不是只有天下没有夜晚,而是人也会像草木一样失去青春。就像山峰堆积成丘陵一般高耸、巍峨,长江酿造成了美酒一般醇厚;我痛痛快快地畅饮千杯,借酒浇愁问苍天何故让我白发丛生。

赏析:

《将进酒》是李白在天宝三年(744)离开长安后所写的一首诗。此诗以饮酒为题材,通过歌颂盛世,抒发了豪情逸兴,表现出诗人桀骜不驯的性格和对人生的热爱。全诗意境开阔雄奇,想象丰富瑰丽,语言豪爽奔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