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缥缈。算人间自有,移来蓬岛。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虚照。鹤溪游处,肯将琴剑同调。

休问挂树瓢空,窗前清意,赢得不除草。只恐渔郎曾误入,翻被桃花一笑。润色茶经,评量山水,如此闲方好。神仙陆地,长房应未知道。

壶中天

海山缥缈。算人间自有,移来蓬岛。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虚照。鹤溪游处,肯将琴剑同调。

译文

想象中的海山显得飘渺不定,在人间自创了仙境般的蓬莱。一粒微小的种子便能孕育出如此宏伟的自然景观,日月精华融入其中。仿佛置身于玉洞之中,春天的气息和鸟儿鸣叫的声音让人沉醉。雪花覆盖的地方夜晚依然灯火通明,内心宁静而纯净。

注释

  • 海山缥缈: 形容海山景色高远、虚幻。
  • 人间自有, 移来蓬岛: 表示通过某种方式,把蓬莱仙岛移到了人间。
  • 一粒粟中生倒景: 比喻小如粟粒的事物能创造出宏大的景象。
  • 日月光融丹灶: 形容太阳和月光的光辉汇聚在一个小巧的炼丹炉(灶)中。
  • 玉洞分春: 指如同玉洞一般清澈透明,春天的气息在其中流淌。
  • 雪巢不夜: 形容冬日里雪花纷飞,夜晚仍能保持温暖。
  • 心寂凝虚照: 内心宁静,仿佛凝聚成一道光芒照耀四周。
  • 鹤溪游处: 形容像鹤那样优雅地在溪边徜徉。
  • 渔郎曾误入: 暗喻有误入仙境的人或事。
  • 翻被桃花一笑: 反被桃花所笑,暗示有些事情出乎意料地美好,使人忍不住微笑。
  • 润色茶经: 对《茶经》进行润色,可能是指对茶道的精进和美化。
  • 评量山水: 对山水进行评估和品味,可能指对自然美景的赏析。
  • 神仙陆地: 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
  • 长房应未知道: 假设长房仙人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通过对“海山”、“蓬莱”等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中还运用了诸多生动的意象,如“一粒粟中生倒景”,“雪巢不夜”,以及“心寂凝虚照”,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同时,通过对自然界的赞美,诗人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