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梵刹多新额,玉兔名存四百年。
曾为皇唐称瑞应,得于炎宋保流传。
荆山温润尝凝化,月窟精神主缺圆。
寺记废兴书异事,丰碑采摭尽雕镌。

【注释】

寄题神山县玉兔寺

国朝梵刹多新额,玉兔名存四百年。曾为皇唐称瑞应,得于炎宋保流传。

荆山温润尝凝化,月窟精神主缺圆。寺记废兴书异事,丰碑采摭尽雕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游神山县玉兔寺时有感而作。玉兔寺,位于安徽宿县西南的灵璧县城南约20公里的神山脚下。据《元和郡县志》载:“神山一名灵壁,一名石牛山,一名磬山,一名龟山,一名石城,皆曰‘玉兔’也。”
第一联:
“国朝梵刹多新额,玉兔名存四百年。”“国朝”指唐朝,“梵刹”,即佛寺。“多新额”,说明玉兔寺在唐朝时已很有名气;“名存”,表明它的名字至今还在。“四百年”指的是玉兔寺的历史。
第二联:
“曾为皇唐称瑞应,得于炎宋保流传。”“皇唐”是指唐朝,这里指玉兔寺曾在唐朝时期被称为吉祥之物,因为玉兔是传说中的吉祥物。“炎宋”指的是宋朝,这里指的是玉兔寺在宋朝时期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
第三联:
“荆山温润尝凝化,月窟精神主缺圆。”“荆山”指的是著名的荆山,相传这是神仙修炼的地方,所以被赋予了温润的气质。“荆山温润尝凝化”,形容玉兔寺像神仙一样神秘莫测。“月窟精神主缺圆”,这里的“月窟”指的是月亮上的洞穴,象征着月亮的圆满与缺损。“主缺圆”则表示玉兔寺在经历风雨之后,仍然保持着其完整性,就像月亮的缺圆一样充满变化。
第四联:
“寺记废兴书异事,丰碑采摭尽雕镌。”“寺记”指的是关于寺庙的历史记录,“废兴”指寺庙曾经的兴衰更替,“书异事”则是记载这些历史事件的书籍。“丰碑”指的是刻有丰富故事的石碑,“采摭尽雕镌”则是说这些石碑上的内容都被雕刻得非常精美。
整首诗通过描绘玉兔寺的历史、名称以及与传说有关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古迹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