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观周匝,千峰累翠螺。
地高阴气少,天近日光多。
三井云雷起,一坛鸾鹤过。
谁言紫微后,无客继仙科。
【注释】
桐柏:山名,在河南省方城县。崇道观:道教庙宇。
周匝:环绕。累翠螺:层层叠叠的翠绿。地高阴气少:地势较高,阴气较少。天近日光多:太阳光线强烈。三井:指三口井。云雷起:云彩聚集成雷,喻指风云际会。一坛:指仙人修炼之处。无客继仙科:没有客人继承神仙的道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桐柏崇道观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桐柏崇道观周围的自然景物,表达了对道观的喜爱之情以及向往修仙的愿望。
首句“桐柏观周匝”,点明观址在桐柏山。接着写桐柏山的景色,“千峰累翠螺”。桐柏山山峦重叠,郁郁葱葱,犹如翠绿的螺壳堆积而成。这一句以“累翠螺”形象地描摹了桐柏山的壮丽景色。
次句“地高阴气少”,写桐柏山地势高峻,阴气较少;“天近日光多”,写桐柏山阳光明媚,天气晴朗。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桐柏山的自然景观,使画面更具生动性。
第三句“三井云雷起,一坛鸾鹤过”。这三句描写了在桐柏山顶观看日出的壮丽景象。云彩在井口聚集形成漩涡状,仿佛雷声隆隆;仙人修炼之地的坛台上有鸾鹤飞过,增添了神秘色彩。
第四句“谁言紫微后,无客继仙科”。“紫微”是古代对帝座的一种称谓,这里借指桐柏山。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桐柏山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成为仙人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桐柏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道观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修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人追求神仙生活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