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横北固,尽日厌厌雨。欸乃数声歌,但渺漠、江山烟树。寂寥风物,三五过元宵,寻柳眼,觅花英,春色知何处。
落梅呜咽,吹彻江城暮。脉脉数飞鸿,杳归期、东风凝伫。长安不见,烽起夕阳间,魂欲断、酒初醒,独下危梯去。
【解析】
(1)“蓦山溪”:词牌名。本词为作者自度曲,《乐府雅集》卷二收录。《蓦山溪·楼横北固》,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景起情,情景交融,借景生情。上片先描绘出一幅阴雨蒙蒙的北固山图景。接着点明时间,在元宵佳节之际,作者登上高楼眺望,只见江城烟树朦胧。然后写诗人寻柳探花而不得。下片写落梅、鸿雁飞回,东风凝伫。最后写长安无战事,作者欲下危梯而去。
(2)“阑干”,栏杆。
(3)“风物”,指山水风景。
(4)“三五”,农历正月十五。这里泛指元宵节。
(5)“柳眼”,即柳叶。
(6)“花英”,即梅花的花蕊。这里指梅花。
【答案】
译文:
楼台横卧在北固山上,整天都是阴雨蒙蒙。渔夫唱着悠扬的歌儿,但渺茫的江天中,只有烟雾弥漫的江山和树木。寂静的风物之中,三五元宵节时,寻找着柳芽,寻觅着梅花的花朵,却不知春色在哪里。
飘落的梅子啊呜咽悲泣,吹到江边城邑暮色沉沉。鸿雁脉脉地南飞,归期难定,东风凝伫。长安不见烽火连天,夕阳映照之下,魂魄欲断,酒还未醒,独自走下危险的梯子去。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元宵节前夜。词的上片写景。首三句写雨中的景色;四句写雨后的景色;五至八句写雨中游赏之所见。下片写思情。九至十二句写思中之景;十三句写思念之情;十四句写愁思之因;十五句写愁思之后的行动。全词以景起情,情景交融,借景生情,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