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重阳踏路尘,异乡今日恨还新。
如何佳节长为客,却恐黄花解笑人。
强饮破愁为乐酒,自怜多病足情身。
龙山旧事知难问,千载相期属此辰。

【注释】

去岁重阳踏路尘:去年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

异乡今日恨还新:今天身在他乡,又逢重阳节,所以感到格外难过,这种感情比去年更甚。

佳节长为客:指重阳节时,自己在外漂泊,不能归去,总是做客人。

却恐黄花解笑人:怕这黄菊花开得茂盛了,会讥笑我年老多病的人。

破愁为乐酒:用喝酒来解除忧愁。

自怜多病足情身:自己怜惜自己的疾病缠身。情,同“亲”。

龙山旧事知难问:知道当年在龙山的旧事,现在难以问及了。

千载相期属此辰:希望有千年之久,能像去年一样,重阳节登高,与友人相会。

【赏析】

《九日二首》,选自《李太白全集》。这首诗是诗人于天宝三载(744)秋作客东鲁(山东曲阜一带),重阳节那天登龙山所作。全诗前两联写客居异乡,重阳节登高怀乡;后两联写借饮为乐,抒发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第一首的前两句说:“去年重阳节,我在异地登山,登临高处,心绪烦乱,怅然若失。而如今在这异乡,又是一年重阳,自然更加伤感。”

第二首的前两句说:“我虽然勉强强饮,但愁绪仍难排遣,只好自我安慰,以饮酒为乐。但我毕竟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只能独自忍受孤独和寂寞的痛苦。”

这两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三联“强饮破愁为乐酒,自怜多病足情身”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之语。诗人通过自我安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四联“龙山旧事知难问,千载相期属此辰”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去年那样,能够与故友重逢,共度佳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