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拟中秋快客情。新亭雨后喜登临。彩蟾特地中宵出,吹散层云十日阴。
松露重,月烟深。祥云捧玉到天心。金波动是经年别,为酌金荷醉碧琳。
注释:
准拟中秋快客情。新亭雨后喜登临。彩蟾特地中宵出,吹散层云十日阴。
松露重,月烟深。祥云捧玉到天心。金波动是经年别,为酌金荷醉碧琳。
译文:
准备在中秋时节与友人相聚,新亭之雨后欣喜地登上高台,月亮特别亮,中宵时月亮出来,赶走了厚厚的云层,十天的阴霾消散不见。
山上的松露重,月光浓,祥云捧着宝石到了天上,金光波动是经过一年的分别,为了斟满金色的酒杯而喝得酩酊大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月亮、云朵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首句“准拟中秋快客情”,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与朋友相约共饮,欢聚一堂的喜悦之情。“准拟”二字,既表明了诗人的期待,又透露出了他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珍惜。
第二句“新亭雨后喜登临”,描绘了诗人在新亭之雨后的高兴心情。这里的“新亭”,可能是指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也可能是一个地名。“雨后”二字,暗示了诗人在雨后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喜登临”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向往。
第三句“彩蟾特地中宵出”,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月亮的特点。“彩蟾”指的是美丽的月亮,“中宵”则指夜晚。“特地”一词,强调了月亮的特异之处,即它在中秋之夜特意出现。“吹散层云十日阴”,则是描绘了月亮的光芒如何驱散乌云,让阳光再次普照大地的景象。
第四句“松露重,月烟深”,通过描绘松露的厚重和月光的深邃,表现了中秋节夜晚的寂静之美。这里的“松露”和“月烟”都是自然景观,它们的存在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第五句“祥云捧玉到天心”,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形状和光芒。“祥云”象征着吉祥和美好,“捧玉”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到天心”则表示月亮已经升到了最高点,照亮了整个天空。
第六句“金波动是经年别”,以“金波动”比喻月光的流动,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经年别”则表示一年过去了,人们又重逢了。这里的“经年别”也暗示了诗人对与朋友相聚时刻的怀念。
最后一句“为酌金荷醉碧琳”,以诗人饮酒的场景作为结尾。“为酌金荷”意味着为了庆祝这次聚会,诗人准备了美酒。“醉碧琳”则表示诗人因为美酒而醉倒在草地上,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这里的“碧琳”可能是某种美酒的名称,或者是形容草地的颜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中秋节夜晚的美好景象和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