挼柳揉花旋染衣。丝丝红翠扑春辉。罗绮丛中无此艳,小西施。
腰细最便围舞帕,袖寒时复罩香。误点一痕残泪粉,怕人知。

诗句注释及赏析

山花子 - 一种曲调,可能与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类似。这首诗通过描写女子在春日里的美丽,表达了对她的喜爱和赞美。

第一句:“挼柳揉花旋染衣”

  • 挼柳揉花:形容女子将柳条和花揉成一团,用作染料。这通常用于染色衣物或装饰物,显示了她的细心与技巧。
  • 旋染衣:指立即将柳枝和花瓣放入水中进行染色处理。这里的“旋”强调了动作的迅速和即时性。

第二句:“丝丝红翠扑春辉”

  • 丝丝红翠:描述衣服上呈现出的色彩,红和翠(通常是绿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视觉效果。
  • 扑春辉:形象地描绘了这些色彩如同春光照耀一般,给衣物增添了活力和美感。

第三句:“罗绮丛中无此艳”

  • 罗绮丛中:指繁华或热闹的地方。这里暗示女子所处的环境是充满华丽装饰的场合。
  • 无此艳:意味着在如此华丽的环境中,她显得尤为鲜艳夺目,不逊色于任何装饰品。

第四句:“小西施”:

  • “西施”,古代美女的代名词,用以形容女子美丽动人。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超过了普通的美人,即“小西施”。

第五、六句:“腰细最便围舞帕”

  • “腰细”直接指出女子的体态纤细。
  • “围舞帕”:指的是围在腰间的舞蹈用的帕巾。这里强调的是她的腰身不仅纤细,而且适合佩戴这样的舞蹈用品。

第七句:“袖寒时复罩香”

  • “袖寒”:形容女子穿着轻盈,袖子随着动作飘动时带有一种凉意。
  • “罩香”:指的是在寒冷的天气中,她身上还带着某种香料的气息。这种香气可能来源于她的日常习惯或是某种特别的香水,为她的外表增添了一抹神秘感。

第八句:“误点一痕残泪粉”

  • “误点”:指化妆时不慎沾染,留下了一点痕迹。
  • “残泪粉”:暗示这痕迹像是泪水一样,给人以温柔或悲伤的感觉。它可能代表了女子的羞涩或是某种情感的流露。

第九句:“怕人知”:

  • “怕人知”:表示这种细微的痕迹让人感到好奇而又不忍直视。这可能是因为她的美丽太过出众,让人不禁产生保护欲。

译文:

轻轻搓揉着柳枝,又把花朵揉成一团,立刻用来染衣。
红色的丝线和绿色的叶子交织在一起,像春风拂过一样,闪耀着光彩。
在华丽的罗绮中,没有哪个比她更鲜艳夺目。
纤细的腰身最适合围着舞帕跳舞,即使冷风中也依然散发出芳香。
不小心点上了一点胭脂,留下的痕迹就像泪水,让人忍不住想要避开。

赏析:

这首《山花子》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女性生活场景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外貌美及其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魅力。从诗的内容到形式,都充满了唐代诗歌的韵味和特色。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诗人不仅赞美了女子的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和审美标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