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满关山,又吹得、芦花雪深。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回首人间无此曲,数峰江上落馀音。似断云、飞絮两悠悠,何处寻。
江南路,晴又阴,声韵改,泪盈襟。自中郎去后,羽泛商沈。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待醉骑、黄鹤度苍寒,霜满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词内容及作者情感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再结合诗歌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愁满关山,又吹得、芦花雪深。”“关山”,泛指北方边塞;“芦花雪深”形容边塞景色萧瑟凄凉,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深深忧虑,也暗含了对朝廷的担忧。

“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秋吟”指秋天里鸣叫,这里比喻笛声悠扬,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哀愁。

“回首人间无此曲,数峰江上落馀音。”“无此曲”意为没有这样美妙的乐曲,“数峰江上落馀音”的意思是江上几座山峰上的余音还在回荡。“落馀音”指笛声在江上回荡,表达出诗人对笛声消失的惋惜。

“似断云、飞絮两悠悠,何处寻。”“似断云、飞絮两悠悠”意思是如同飘散的云朵和柳絮一样无影无踪,表达了诗人对笛声消逝的惆怅与无奈。

“江南路,晴又阴,声韵改,泪盈襟。”“江南路”即边塞之路,“雨又阴”是说天气阴沉,“声韵改”意思是笛声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音调,“泪盈襟”指的是笛声的悲凄感动了诗人,使他泪水盈满了衣裳。

“自中郎去后,羽泛商沈。”“中郎”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王褒,“羽泛商沈”是说王褒去世之后,那优美的笛声不再像以前那样清脆悦耳了,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王褒的怀念之情。

“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牛背上斜阳增添别恨,用鸾胶把秋天的明月修补成琴弦,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待醉骑、黄鹤度苍寒,霜满林。”等到自己喝醉的时候骑着黄鹤渡过苍茫的寒冬,霜满林,表达了诗人想要与友人重逢的愿望。

【答案】

译文:

愁思充满关山,又吹得芦花雪深。在西楼之外,天空低下水波涌动,仿佛有龙在挟着秋吟。回首人间,再也没有这样的乐曲了,数峰江上只有余音在飘荡。好像断了的云,像飘散的柳絮一样在悠悠飘动,何处寻找呢?

江南路上,晴空万里忽然又乌云密布,音调也变了,眼泪盈满衣襟。自从王褒去世之后,那优美的笛声就再也听不到了,就像羽毛飘散、商声沉沦一样,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牛背上斜阳增添了离别的伤感,用鸾胶把秋天的明月修补成琴弦。等到了醉意正浓时,我骑着黄鹤渡过苍茫的寒冬,霜满林。

赏析:

这首词写于南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春,当时作者正在四川制置司任都统司机宜文字。词人借咏叹笛声来抒写自己的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景起兴,以情结语,层层铺叙,曲折婉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