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又西风起。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燕去鸿来何日了,多少世间心事。待则甚、功成名遂。枫叶荻花动凉思,又寻思、江上琵琶泪。还感慨,劳梦寐。
愁来长是朝朝醉。刬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况是凄凉寸心碎。目断水苍山翠。更送客、长亭分袂。阁皂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舶无穷意。君此去,趁秋霁。
【注释】
(1)倏又西风起:忽然间,一阵西风吹起。“倏”是忽然的意思。
(2)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这一年的日月,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光景”指时间,“三分之二”即一半多的时间。
(3)燕去鸿来何日了:燕子飞走了,鸿雁来了,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见?“燕去”指春天,“鸿来”指秋天,这里以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流逝。
(4)多少世间心事:有多少世间的忧愁、烦闷。
(5)待则甚、功成名遂:何必等待什么,要成就功名。“待则甚”,不必等什么,“功成名遂”是功名事业有成的意思。
(6)枫叶荻花:枫树叶和芦花。“枫叶”是深秋的颜色,“荻花”是初冬的颜色。
(7)凉思:寒凉凄清的心情。
(8)还感慨:又感伤悲戚。
(9)劳梦寐:“劳”通“撩”,“梦寐”指梦中。“劳梦寐”意为梦中也会为这些事而忧心忡忡。
(10)宋玉伤感,三闾憔悴:用宋玉和屈原自比,说自己也因世事沧桑而忧伤憔悴。宋玉曾因才高遭嫉被逐,屈原因忠君遭贬。二人都因时世变迁而心情抑郁,此处暗喻自己也有同样的感受。
(11)凄凉寸心碎:心中感到十分凄凉,仿佛碎了一般。“凄凉”是内心空虚、悲伤之意。“寸心碎”指心中的伤痛如碎裂般难以愈合。
(12)目断水苍山翠:眼睛望着远去的水光山色,直到它们消失不见。“目断”表示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美景,但看不到尽头。“水苍山翠”形容山青水秀,景色迷人。
(13)送客:送别客人。“长亭分袂”指在长亭告别。“长亭”指送别的场所,古代常有长亭作为送别之地。“分袂”是离别的意思。
(14)阁皂山前梧桐雨:在阁皂山下前边梧桐树下淋着雨。“阁皂山前”指地名,具体地点不明。“梧桐雨”是指细雨如泪,滴落在梧桐树上。梧桐叶落时雨点纷纷,这里用来比喻离别之痛。
(15)起风樯、露舶无穷意:船儿随着风帆扬起,露湿的船只充满了无尽的意味。“风樯”指船上的帆,“露舶”指水上的船。“起风樯”是说船帆鼓起,“露舶”则是说露水打湿了船只,都象征着旅途中的艰辛与遥远。
(16)趁秋霁:趁着秋天天气放晴。“秋霁”即秋日晴朗,意味着出行的好时机。“秋霁”也是作者对友人的一种美好祝愿。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于作者任江州司户参军期间。全词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内心的苦楚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前途的忧虑。
开头两句,诗人以西风起,岁月匆匆为主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倏又西风起”一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对西风起时的感触。西风起,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接着三句,诗人以燕子去而鸿雁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生的无常。燕子去了,鸿雁来了,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感叹。
接下来四句,诗人以人间心事为主题,表达出了自己对人生百态的感慨。诗人认为人生充满了许多烦恼和困苦,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世间的种种纷扰。这种对人生百态的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深深担忧。
第五六句,诗人以宋玉伤感,三闾憔悴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困境的深切感慨。宋玉因为才高被逐,屈原因为忠诚被贬,这两个人都因为时代的动荡而感到忧伤憔悴。这种对人生困境的深切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第七八句,诗人以凄凉寸心碎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困境的深深痛苦。诗人认为人生充满了许多痛苦和磨难,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内心的空虚和悲伤。这种对人生困境的深深痛苦,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同情和对生活的无奈。
最后两句,诗人以目断水苍山翠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困境的深切感慨。诗人看着眼前的山水美景,却无法触及其尽头。这种对人生困境的深切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深思考。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人通过送别友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的思考。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诗句,向读者传递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人生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