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荷十里吐秋香,湖水掌平如镜。日落云收天似洗,况又月明风静。露逼葭蒲,烟迷菱芡,缩尽寒鸦颈。两枝画桨,柳阴浓处乘兴。
遥想和靖东坡,当年曾胜赏,一觞一咏。是则湖山常不老,前辈风流去尽。我兴还诗,我欢则酒,醉则还草圣。明朝却去,冷泉天竺双径。
【注释】
酹江月:词牌名。作者:姜夔。十一西湖:即《念奴娇·赠虞美人》。西湖:在今浙江杭州。
绿荷十里吐秋香,湖水掌平如镜。日落云收天似洗, 况又月明风静。露逼葭蒲,烟迷菱芡,缩尽寒鸦颈。两枝画桨,柳阴浓处乘兴。
遥想和靖东坡,当年曾胜赏,一觞一咏。是则湖山常不老,前辈风流去尽。我兴还诗,我欢则酒,醉则还草圣。明朝却去,冷泉天竺双径。
【赏析】
这是一首写西湖的词。全词以“湖山”为题,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开头二句写西湖的景色,用“翠色连波,琼楼玉宇,距蓬瀛路近”(苏轼《水调歌头》)来形容西湖的秀丽,再接着写晚照,最后写游湖之兴。过片三句写自己与友人同游西湖的情景。过片三句化用白居易诗句“白堤杨柳垂新绿”(《钱塘湖春行》),并点出和靖(赵德庄)、东坡(苏轼)等历史人物。下片抒发自己的情怀。过片四句承上启下,写自己因西湖而兴起作诗饮酒的兴致。结拍两句写第二天早晨要离开西湖去天竺寺。
这首词是姜夔晚年的作品,他曾经在湖州担任知州期间游览了西湖,并在《白石道人诗话》中说:“余杭山水甲天下。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词的上片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色。“绿荷十里”,写荷叶茂密,荷花竞放。“湖水掌平”,写湖水碧澄见底。这两句既写出西湖水面宽广,也写出湖水的清澈透明。“日落云收”二句,写傍晚时分的西湖景色。夕阳西沉,云霞散去,天空湛蓝,月光皎洁。“况又月明风静”一句,写此时西湖月色明亮,风平浪静。“露逼葭蒲”,“烟迷菱芡”,写月光映照之下的芦苇蒲草,以及雾气弥漫之中的菱角和芡实。这两句既写景生动,又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缩尽寒鸦颈”是化用杜甫诗句:“高蝉催旧叶,瘦鹤缩寒鸦”(《秋兴八首》之一)。这句的意思是说:月光照射下来,把远处飞鸟的脖子都照得短了,使它们无法飞翔。这既写出了月亮的光亮,也写出了月亮的明亮。整句的意思是:月光照耀下,使得远处鸟儿的脖颈都显得短小,无法飞翔。这既是写实,又是比喻。“两枝画桨,柳阴浓处乘兴”是化用王维诗句:“两桨声催别岸舟,一行愁里过前川”(《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意思是说:在湖边的柳树浓荫下划着船桨,乘兴而行。这里既有实写,又有比喻。
此词通过写景来抒发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姜夔晚期作品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