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
行香子 · 题罗浮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赏析:
此诗为宋代诗人苏轼的咏史词,以罗浮山为主题,通过对罗浮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传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满洞苔钱,买断风烟”,形象地描绘了罗浮山洞穴中的青苔覆盖,仿佛买下了整个山间的空气和烟雾,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接着,“笑桃花流落晴川”则通过比喻,将桃花比作春天的使者,它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飘落在清澈的溪流中,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
接下来的句子,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罗浮山的夜景。“石楼高处,夜夜啼猿”描述了山上的石楼在夜晚传来猿猴的啼叫声,增添了一种幽静和孤独的氛围。“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则通过时间的推移,从深夜到清晨,展现了罗浮山的美丽景色。
最后两句“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则是诗人对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想象。他躺在草地上,仿佛与山中的麋鹿和鹿群一起生活,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和安逸。而“残霞未散,淡雾沈绵”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残霞尚未消散,薄雾弥漫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此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罗浮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传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