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林塘,还寻旧迹,雨收秋晚。残蕉映牖,强把碧心偷展。记相逢、画堂宴开,乱花影入帘初卷。正小池涨绿,丝纶曾试,事随鸿远。凄断。
情何限。料素扇尘深,怨娥碧浅。清宫丽羽,漫有苔笺题满。问低墙、双柳尚存,几时艳烛亲共剪。但凝眸,数点遥峰,春色青如染。
诗句释义:
- “驻马林塘,还寻旧迹”:诗人在林塘停下来,寻找过去的痕迹。这里的“林塘”可能是指一个地方或一个地点,而“寻旧迹”表达了对往昔的回忆和探寻。
- “雨收秋晚”:秋天的傍晚,雨停了,意味着天气转凉。
- “残蕉映牖,强把碧心偷展”:窗外有残存的蕉叶,虽然被雨水打湿了,但仍然努力向外展开,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记相逢、画堂宴开,乱花影入帘初卷”:回忆起与某人的相遇,在一个装饰华丽的宴会上。宴会上的混乱花影被初次拉起的窗帘捕捉,描绘出一幅热闹的场景。
- “正小池涨绿,丝纶曾试,事随鸿远”:描述一个小池塘的绿色水面,曾经尝试过钓鱼的丝线,但事情随着鸿雁的远行而消失。这里可能隐喻着某些事情的结束或变迁。
- “凄断”:形容心情极度悲伤,难以自抑。
- “情何限。料素扇尘深,怨娥碧浅”:感叹自己的感情之深,以至于连扇子上的灰尘都显得更深,暗示着内心的痛苦。同时,“怨娥碧浅”可能是在表达女子的美貌和哀怨。
- “清宫丽羽,漫有苔笺题满”:皇宫中的华丽羽毛,被随意涂抹上苔藓,象征着事物的表面化和不真实。
- “问低墙、双柳尚存,几时艳烛亲共剪”:询问低矮的围墙旁的双柳是否仍然存在,以及何时能再次亲手为对方剪烛。这里的“双柳”、“艳烛”都是象征美好时光和亲密关系的意象。
- “凝眸,数点遥峰,春色青如染”:凝视远方,数点山峰在春天的绿色中若隐若现,如同被染成青色。
译文:
在林塘驻足,寻找过去的足迹,雨后秋晚的景色让人思绪万千。窗外残存的蕉叶,尽管被雨水打湿,但仍努力地向外伸展。回忆起曾经的相遇,在一个豪华宴会上,混乱的花影被第一次拉开的窗帘捕捉。小池塘里的水涨满了绿色,曾经尝试过钓鱼,但事情却像鸿雁一样飞向远方。心中的悲伤无法抑制,扇子上的尘土似乎比实际更深,美丽的女子容颜带着哀怨。皇宫里的华丽羽毛被随意涂抹上苔藓,这一切都显得不真实。询问那些低矮围墙旁的双柳是否还存在,什么时候能够再次亲手为对方剪烛。凝视远方,数点山峰在春天的绿色中若隐若现,如同染成了青色。
赏析:
《琐窗寒》是宋代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词人在雨后的林塘里寻觅旧迹的场景,展现了他对过去的美好记忆和深切的感慨。全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