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来烟露重,为重阳、增胜致。记一年好处,无似此天气。东篱白衣至,南陌芳筵启。风流曾未远,登临都在眼底。
人生如寄。谩把茱萸看子细。击节听高歌,痛饮莫辞醉。乌帽任教,颠倒风里坠。黄花明日,纵好无情味。

【注】

1.白衣:指菊。

2.东篱:东边的篱笆,这里泛指篱边。

3.南陌:南方的路。

4.登临:登上高处远望或游历名山大川。

5.寄:暂时寄居。

6.茱萸:即菊花,一种植物。

7.乌帽:黑色的帽子。

8.风里坠:风中坠落。

9.无情味:没有味道。

【注释】

“倒垂柳”句:形容秋日的景色。倒垂的柳枝下垂着,好像人要倒下去一样。

“重阳”句:因为重阳节天气寒冷、阴雨多,所以人们会特别珍视这个节日。

“东篱”句:在篱笆旁边采摘菊花。

“南陌”句:在南方的路上摆开了花团锦簇的宴会。

“风流”句:诗人认为,风流人物还没有远离,他们登上高处俯瞰人间的景象。

“人生如寄”句:人生就像暂时居住在一个地方一样。

“击节”句:听高歌的人击打节拍,高声歌唱。

“莫辞醉”句:不要推辞说不喝醉酒。

“乌帽”句:戴着黑色帽子,任由它在风雨中坠落。

“明日黄花”句:明天的菊花虽然美丽,但已经没有香味了。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重阳登高的抒怀之作。上片写登高所见之景。起句“晓来烟露重”,描写了清晨时分,雾气弥漫,露珠满地的景象。这种景象使得空气变得湿润,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接着用“为重阳、增胜致”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景象对于重阳节的特殊意义。这里的“胜致”指的是美好的风景和气氛,它们为重阳节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韵味。“记一年好处无似此天气”两句,回忆一年中最好的时光也比不上此时的美好。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此刻的美丽。下片转入写登高所感。“东篱白衣至”一句,描绘了一位穿着白色衣服的文人雅士正在篱笆边采菊的情景。这里的“白衣”象征着高雅的品质和风度。“南陌芳筵启”一句,则描写了在南方的大路上摆开宴席的场景。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活动方式。“风流曾未远”一句,表示这种风流才子依然存在。而“登临都在眼底”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这些人只是表面上有风度而已,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内涵和价值。最后几句则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人生如寄”一句,表达了人生短暂和短暂的观点。“谩把茱萸看子细”一句,则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失望之情。而“击节听高歌,痛饮莫辞醉”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的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重阳节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