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薄馀烟嫩,测测透鲛绡。相逢且喜,人圆玳席,月满丹霄。
烂游胜赏,高低灯火,鼎沸笙箫。一年三百六十日,愿长似今宵。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关键词语”、“手法”等,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歌的相关内容。
本题是一道诗歌鉴赏题,答题时首先要注意审题,明确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具体的赏析,注意抓住关键语句作答;最后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
- 第一句:“风和日薄馀烟嫩,测测透鲛绡。”这句写初春的夜晚,东风微拂,月色朦胧,烟雾迷漫,透过窗纱,月光斜射进来。“薄”指轻,“测测”,形容光线柔和。
- 第二句:“相逢且喜,人圆玳席,月满丹霄。”“人圆”是说今夜良朋相聚。“人圆”与“月满”互为表里,都是说欢乐之情。“玳席”,用玳瑁装饰的坐具。
- 第三、四两句:“烂游胜赏,高低灯火,鼎沸笙箫。”写人们游乐赏景的情景。“鼎沸”指喧闹。
- 第五句:“一年三百六十日,愿长似今宵。”写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人以“今宵”来比喻美好的时光,希望这种美好生活能持续下去。
- 第六句:“愿长似今宵。”这一句直接抒发自己的心愿,希望美好时光长久延续。
【答案】
示例:
译文: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夜色渐浓,余烟缭绕在窗户上。透过窗纱,明亮的月光洒了进来。我们欢聚一堂,举杯痛饮,月儿也似乎为我们高兴而变得格外明亮。我们尽情地游玩赏景,热闹非凡。夜已深了,但灯火依旧灿烂,笙箫之声震耳欲聋。一年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啊,我多么希望自己能长醉不醒!
鉴赏:
这首词描写了春天的美好夜景和人们欢宴畅饮、尽兴游乐的情景。上片描绘了一幅清丽宜人的夜景。首句点明时间是在初春之夜,“人月圆”即元宵节过后,人们在节日之后还聚在一块儿欣赏月色,说明此时正值春末夏初季节。第二句“风和日薄馀烟嫩”,写初春之夜,东风微拂,月色朦胧,烟雾迷漫;透过窗纱,月光斜射进来。“薄”指轻。“测测”二字,形容光线柔和。下句“相逢且喜”,“相逢”即相遇之意。“人圆”指今夜良朋相聚。“人圆”与“月满”互为表里,都是说欢乐之情。“玳席”用玳瑁装饰的坐具。“月满丹霄”即月儿也似乎为我们高兴而变得格外明亮。下阕描写人们的游乐赏景。“烂游胜赏”,“烂”即繁体字“爛”。意思是人们尽情地游玩赏景。“高低灯火”,指处处有灯火通明。“鼎沸笙箫”,形容人们饮酒作乐声震天响。“一年三百六十日,愿长似今宵。”“一年”即一年的光阴,三百六十日。“愿长似今宵”就是希望能像今晚一样,永远保持欢乐的时光。
全词从时间(春末夏初)、景物(初春之夜)、活动(游园)三个方面勾勒出一个欢乐祥和的图景。上片写景,着重写景致之美;下片抒情,着重写情意之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