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黄时雨。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头白尽、相如谁顾。燕子楼空尘又锁,望天涯、不寄红丝缕。嗟往事,且休语。
伤情当日斑衣舞。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许。怎料有、风推雨如。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更不成端午。拼小醉,读骚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内容和手法;然后浏览全诗,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最后结合重点字词和诗句进行赏析。
本题的关键词有“梅子黄时雨”、“幽窗”等,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凄清的氛围;“润逼琴丝无雅韵”,说明诗人心情郁闷,无法排遣;“燕子楼空尘又锁”,表明诗人思念之情难于表达,只能寄希望于他人;“伤情当日斑衣舞”,表明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答案】
译文:
梅子成熟的季节,下着一场绵绵细雨,在幽深的小窗前,我孤独地抱着自己。这多愁的思绪像雨一样连绵不断。这雨水滋润着琴弦,却找不到一点雅致的情趣,我再也续不成文园先生的旧技了。相如早已白发苍苍,还有谁顾念我呢?燕子楼上空空荡荡,灰尘又锁住了往昔。望到天涯,也不见红丝缕的牵挂。唉!往事不要提及了。
赏析:
此为端午节作,借端午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感慨。上片写端午节日的景况和自己独处的情景。“梅子黄时雨”,“梅子黄时雨”出自屈原的《楚辞·天问》。这是一首咏史之作,屈原以自己的遭遇来比喻当时的黑暗统治,表达了对楚国前途的忧虑。这里用来指作者所处时代正是“梅子黄时雨”,暗指自己正处在政治黑暗的时代,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幽窗”、“依依抱独”点明自己所处的环境与心境。“几多愁绪”总括了上文的景物与心境。“润逼琴丝无雅韵”,是说连琴声都无法弹奏出高雅的曲子,暗示自己无法排解心中的苦闷。“难续文园旧诣”,意思是说,自己已经无法续写屈原的文章了。这里的“文园”是指汉赋家司马相如,他曾经写过一篇《长门赋》,后人称赞其文辞之美可与“文园之笔”比肩。《长门赋》中写到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被打入长门宫,过着凄凉的生活,而她的儿子刘彻却与卫子夫私通,并废黜陈皇后为庶人。司马相如为此作《长门赋》。“文园旧诣”指的是司马相如的才华。“头白尽、相如谁顾”,用典意在说自己已年老色衰,再无人顾及自己的才华了。“燕子楼空尘又锁”,燕子楼,相传为王昭君居住的地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这里题诗一首:“含元殿里柏梁台,上有当时王谢楼。今日凤凰不在此,春光还与燕子留。”后来,这里成为歌舞场所。唐末五代,这里成为妓女们聚居的地方,被称为“燕子楼”,也叫“鸳鸯楼”。这里用典意在说自己已经没有昔日的风光,只能空守着燕子楼。“望天涯、不寄红丝缕”,红丝缕,即系着彩带的丝线。传说古时姑娘出嫁,父母都要在彩带上系上红丝线作为祝福和象征。这里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渴望得到人们的关注,但人们却不再将红丝缕寄予自己了。上片通过描写自己的孤寂处境、怀才不遇的心情,以及对于往昔的追忆,表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哀怨。
下片主要抒发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伤情当日斑衣舞”,当年屈原在端午节这一天跳起了《招魂》、《大招》等舞蹈,以此来表达他的忧国忧民之心。然而,如今作者只能对着镜子,穿着古代妇女的衣服跳舞,表达自己的哀伤。“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这里的“宫衣”是古代皇帝的衣服,象征着尊贵的地位。而“香罗”则是古代妇女的一种衣服,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内心世界。“九天繁露”是形容天上繁星闪烁的景象,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悲怆之情。接着“一寸草心迎永日”一句,作者用“一寸草心”来形容自己的忠诚和耿直之心。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草一样坚韧地活下去,迎接每一天的到来。然而,这样的希望却无法实现。于是,他只能选择放弃,将自己的心思寄托在他人之中。“怎料有、风推雨如”,意思是说,自己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有如此多的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而“转凄凉、更不成端午”,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哀与无助。最后两句“拼小醉、读骚句”意在说自己宁愿选择饮酒消愁,也不愿意去面对现实。然而,这样的选择却让他更加感到孤独无助。于是,他只能选择在醉梦中寻找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