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纤弱。谩着意绊春,春难凭托。水暖成纹,云晴生影,双燕又窥帘幕。露添牡丹新艳,风摆秋千闲索。对此景,动高歌一曲,何妨行乐。
行乐。春正好,无奈绿窗,孤负敲棋约。锦幄调笙,银瓶索酒,争奈也曾迷著。自从发凋心倦,常倚钩阑斜角。翠深处,看悠悠几点,杨花飞落。
游丝纤弱。谩着意绊春,春难凭托。水暖成纹,云晴生影,双燕又窥帘幕。露添牡丹新艳,风摆秋千闲索。对此景,动高歌一曲,何妨行乐。
译文:
游丝细弱,我故意绊住春天的脚步,但春天却难以依靠。水温暖使得水面形成纹路,天空晴朗产生影子,双燕子又偷偷窥视窗帘帷幕。露水增添了牡丹的新艳丽,风轻轻摆动秋千的绳索。面对这景色,我不禁高唱一曲,何必担忧享乐之事。
行乐。春正好,无奈绿窗,孤负敲棋约。锦幄调笙,银瓶索酒,争奈也曾迷著。自从头发凋零心也疲倦,常常倚靠在栏杆的斜角处。翠绿深处,看悠悠几点,杨花飞落。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春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围绕“游丝”这一物象展开,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无限热爱和对春天美景的陶醉之情。
起首两句写游丝细弱,作者故意绊住春天的脚步,使春天难以靠依;接着写春光明媚,水面形成纹路,天空晴朗产生影子,双燕子又偷偷窥视窗帘帷幕,表现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第三句点明题目,“此景”,即眼前的春光美景;第四、五句通过描写“高歌一曲”与“行乐”两个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过片三句承上启下,从反面写春天美景之难得,以“绿窗”“敲棋约”等意象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美景无法长久的惋惜之情。
末二句则直接抒情,抒发了因发凋而心倦,常倚钩阑斜角的感慨。结尾两句则直抒胸臆,以“悠悠几点”杨花飞落来收束全篇,既形象地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