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鴂声中,春光化成春梦。问东君、仗谁诗送。燕怜晴,莺爱暖,一窗芳哄。奈匆匆、催他柳绵狂纵。
轻罗扇小,桐花又飞么凤。记寒吟、沁梅霜冻。古今□,人易老,莫闲双鞚。尚堪游、荼粉云香洞。
【注释】
啼鴂:春末鸣叫的伯劳鸟。东君:指春天的神。仗:凭借。谁诗送:谁写的诗?
燕怜晴、莺爱暖:燕子怜爱晴朗的天气,黄莺喜爱温暖的阳光。窗芳哄:窗外的花朵盛开。
奈:无奈,无可奈何。匆匆:急匆匆的。柳绵:柳絮。狂纵:飞扬飘荡。
轻罗扇小:轻盈的罗扇又小了。桐花么凤:桐树开的花像凤凰尾羽一样美丽。
寒吟:冬日读书时吟咏梅花以抵御寒冷。沁梅霜冻:形容梅花在严寒中绽放,不畏霜冻。
古今□:古代和现代。人易老:人生易逝。莫闲双鞚(kòng控):不要浪费青春年华,不要骑着骏马奔驰。双鞚:两匹马套在一起一起跑。
荼粉云香洞:茶花香气如云般飘溢的山洞。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初夏时节景色的词作。上片写残春,下片写初夏。全词语言明快,意境优美,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词一开始即点出时间是“残春”,接着便从听觉角度描写了残春时的景象,“啼鴂声中”,便是春末伯劳鸟的鸣叫声。“问东君”,即询问春神是谁把春天送到人间来的。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春意的留恋,同时也表明了词人的惜春之心。
接下去,词人笔锋一转,开始从视觉角度描绘了残春的景色:“燕怜晴,莺爱暖,一窗芳哄。”燕子喜欢晴朗的天气,莺儿喜欢温暖的阳光;而窗外的花朵却盛开着。这句中,词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物同人事联系起来。“一窗”二字既写出了景象,又暗示出人物的孤独寂寞之感。
最后两句是词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奈匆匆、催他柳绵狂纵”,意思是说:无奈春光太短暂啊!“柳绵”句是化用杜甫《绝句漫兴》中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下片开头两句:“轻罗扇小,桐花又飞么凤。”词人由室内写到室外,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轻罗扇小”是说自己手中拿着轻巧的扇子,但扇子已经变得不再像以往那么大了。“桐花”句是说桐花如同美丽的凤凰尾羽一般美丽。这两句中,词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桐花比作凤凰尾羽,将桐花的美丽形象描绘得更加生动传神了。
接下来两句:“记寒吟、沁梅霜冻。”回忆自己曾经在冬天读书时吟咏梅花来抵御寒冷的情景。“沁梅霜冻”是说梅花在严寒中绽放,不畏霜冻。这句中,词人通过回忆,进一步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与体验。
下片最后两句:“古今□,人易老,莫闲双鞚。”意思是说:无论古今如何变化,人们都会衰老,请不要浪费青春年华,不要骑着骏马奔驰。这里的“□”字可能是“悲”字的误写或者笔误,意为“悲哀”、“悲伤”。
整首词语言明快,意境优美,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