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涯,有几多寒情冷绪。怕春来、游丝飞絮,更因风,黏住了,江天红树。弄轻盈,勾引教飞去。
悄不知,小桥西荒鸡催曙。月斜时、揉碎一天珠露,苦恁将,酸风勒住。尽凄凉,拚与寒鸦低诉。
【注释】
- 粉蝶儿:唐教坊曲名,因用“粉”字起韵而得名。又名“醉花间”、“玉楼春”等。词为小令,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有五十五字、六十字两种,双调九十一字,前后段各四仄韵。其格律与温庭筠的《更漏子》相似。此词是双调小令,上下片都是六句五仄韵。
- 咏霜:词人借咏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小令写景抒情,上片写天寒霜白,景物萧索凄凉,下片写日出鸡啼,万物凄清可伤。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词的上片开头三句描写了一幅江天红树、游丝飞絮的寒霜景象。作者抓住“问天涯”一句作为开端,就引出了“几多寒情冷绪”的主题。这一句中“问”字表明这是在询问;“有几”,是说有多少,也就是多少个寒意。“天涯”是遥远的境界,也是极远的边地,这里用来代指词人所在的异地。而词中的主人公是远离家乡之人,自然感到孤独寂寞、思乡之情。“怕春来”,是担心春天来临,因为春天的到来,往往意味着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同时春天也容易让人想起故乡和故人。而此时“游丝飞絮”正是春天的使者,它们在空中飘荡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所以,当“春来”时,作者会“更因风,黏住了,江天红树”。这里的“黏住”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游丝飞絮”被春风吹拂的情景。而“江天红树”则是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
接下来三句描写了“弄轻盈,勾引教飞去”。“弄轻盈”,“弄”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戏弄”,“轻盈”二字则形象地描绘了“弄”的动作。而“勾引教飞去”是说“弄轻盈”的结果,即让那些轻盈的东西飞走了。这里的“勾引”一词,既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又表现了他与这些事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最后两句“悄不知,小桥西荒鸡催曙”和“月斜时、揉碎一天珠露,苦恁将,酸风勒住”是对前文内容的进一步扩展。这两部分的内容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整首词的意境。在这部分中,词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深沉的画面。他描述了清晨时分,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唤醒沉睡的世界时,小桥上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而在这忙碌之中,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寂静和安宁。这种寂静和安宁仿佛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让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下片开头三句描绘了清晨时分,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小桥上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而在这忙碌之中,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寂静和安宁。这种寂静和安宁仿佛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让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结尾两句则是词人的感慨之语:“尽凄凉,拼与寒鸦低诉。”这里的“低诉”一词用得非常贴切,它描绘了寒鸦在晨光中低垂着头,发出沙哑而哀婉的声音的形象。而这种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但又似乎无法言传。这种声音仿佛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它所蕴含的深意和情感。这种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担忧;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命运的抗争。
整首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它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邃思考。同时,它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和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