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溪桥第几家,槎牙老树竹篱遮。
再三辨认枝头雪,万一无香恐未花。

【注释】

春:春天,指梅花。

溪桥:小溪上的桥。

槎牙:参差不齐的样子。

竹篱:用竹子编成的围墙。

再三辨认:仔细地看。

枝头雪:梅树枝上积雪。

万一:倘若。

无香:没有香气。

恐未花:恐怕还没有开。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寻梅途中所见景象以及所思所感,表达了对梅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春在溪桥第一家”,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溪桥边的第一家,意味着这里就是寻找梅花的最佳地点。这里的“第一家”并非指实际的第一家店铺或人家,而是指这个位置是最佳的,因为这里是人们最先发现春意的地方,也是梅花生长得最好的地方。

第二句“槎牙老树竹篱遮”,诗人继续描绘了寻梅途中的景象。这里的“槎牙老树”是指那些生长得参差不齐的老树,它们的存在为梅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而“竹篱遮”则暗示了这里的人烟稀少,只有这些老树和竹篱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地方。

第三句“再三辨认枝头雪”,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寻梅过程中的细节。梅花盛开时,枝头上积满了雪,这给梅花增添了许多美丽。但诗人并未满足于此,而是反复地辨认着枝头上的雪,试图找到真正的梅花。这种反复的动作,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极度热爱和珍惜。

最后一句“万一无香恐未花”,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梅花的期待与希望。他担心如果梅花没有香气,那么它可能还没有开。这里的“万一”表明诗人对梅花充满了期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寻梅过程中所见所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