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日。报疏梅动意,春前呼得。画栋晓开寿域。度百和温馨,霜华无力。斑衣翠袖,人面年年照酒色。环四座、璧月琼枝,恍然江县拟乡国。
闻道抚、东岩旧迹。又殊胜、谢家清逸。知与桃花笑了,定何似青鸟,层城消息。他年妙高峰上,优昙会堪折。拥轻轩、未妨游戏,看取朱轮十。

【注释】

爱日:喜爱阳光。报疏梅动意,春前呼得:报知梅花动情。春前:春天到来的时候。画栋:精美的房屋。晓开寿域:清晨打开寿堂。度百和:调和百味。温馨:温和而美好。斑衣翠袖:指女子的衣服。年年照酒色:每年都映照着美酒的颜色。环四座、璧月琼枝(zhī):环坐四周的宾客如月之皎洁,树之琼枝般美好。恍然江县拟乡国:恍惚间仿佛回到了故国江南。江县:即江苏江宁。抚:抚摸。东岩旧迹:指抚州东岩寺的历史遗迹。谢家清逸:谢安,字安石,东晋名臣。其居所为东山,有别墅,世称“东山居士”。此处用谢安自比。知与桃花笑了:知道与桃花一样笑傲风霜。青鸟:传说中传信给远方的人的鸟。层城消息:指朝廷的消息。他年妙高峰上:他年在美妙的高峰上。优昙:佛经中所说的花,又名优钵华。朱轮:皇帝的车饰,代指帝王。

【赏析】

《看花回其二为寿东岩》,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物寄寓自己的情怀,借题抒怀,抒发了诗人对东岩寺及东岩僧的敬慕之情以及对友人寿宴的祝贺之意。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清新隽永,富有情韵。

首句“爱日”,点出了全篇的基调,即喜爱阳光。诗人以阳光比喻自己的心情,表明自己喜欢光明磊落的人生态度,也表明自己希望友人像阳光一样充满正能量。

二句“报疏梅动意,春前呼得”,描写了东岩寺内梅花盛开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的喜爱之情。梅花代表着坚韧的品质,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梅花一样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

三句“画栋晓开寿域”,进一步描绘了东岩寺的建筑之美。诗人通过对建筑的描绘,表达了对东岩寺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宴会即将开始,人们将在这里欢聚一堂,共享喜悦。

四句“度百和温馨,霜华无力”,诗人运用了“百和”和“霜华”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百和代表着和谐美好的氛围,霜华则暗示着冬天的严寒。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五句“斑衣翠袖,人面年年照酒色”,诗人描绘了宴会上人们的装束和容颜。斑衣翠袖象征着喜庆和吉祥,人面则代表着欢乐和幸福。诗人通过这些词语,表达了对宴会的期待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美好祝福。

六句“环四座、璧月琼枝,恍然江县拟乡国”,诗人通过描绘宴会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对宴会的期待之情。环四座的璧月和琼枝,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江县之中,感受到了故乡的美好氛围。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宴会的喜爱和自己内心的感慨。

七句“闻道抚、东岩旧迹。又殊胜、谢家清逸”,诗人引用了东晋名臣谢安的故事,表达了对自己好友的敬慕之情。谢安在东山居住时,过着宁静的生活,被后人称为“东山居士”。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好友的赞赏和钦佩之情。

八句“知与桃花笑了,定何似青鸟,层城消息”,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之情。桃花虽然美丽但却短暂,而青鸟却能传递信息,因此桃花无法比拟青鸟的忠诚。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惜之情,希望友情能够像青鸟一样长久不变。

九句“他年妙高峰上,优昙会堪折”,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之情。他希望能够像登上妙峰这样的山峰一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诗人也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看到优昙花绽放,为自己的未来增添光彩。

十句“拥轻轩、未妨游戏,看取朱轮十”,诗人通过轻松的语调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成功的渴望。他愿意在游戏中寻找乐趣,期待着在未来取得成功,成为众人瞩目的人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