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楼三面空旷,练净沙洁。万树媚红怨碧,带缕缕情丝,闲处萦结。莺程燕路,薄暝生烟芳草滑。看落照、碎作黄尘,乱山蒸翠雨初绝。
才过了、元宵一月。渐逼近、春分时节。一半韶光送却,早一半离愁,做弄华发。凭高望远,心与江流应九折。拍垂杨、又飞絮,重赋天涯别。
【译文】
画楼三面空旷,沙地洁净。万树媚红怨碧,带着缕缕情丝,闲处萦结。莺程燕路,薄暝生烟芳草滑。看落照、碎作黄尘,乱山蒸翠雨初绝。
才过了、元宵一月。渐逼近、春分时节。一半韶光送却,早一半离愁,做弄华发。凭高望远,心与江流应九折。拍垂杨、又飞絮,重赋天涯别。
【注释】
①西竺庵:指杭州西湖的西泠印社旁的一座古庙。僧楼:僧人居住的高楼。②清真:词牌名,属正宫。③练净沙洁:白沙干净。④万树:指杨柳,因柳叶呈绿色,故称。媚红:形容柳枝娇嫩,婀娜多姿。⑤带缕缕情丝:形容柳枝上缠绕着无数细长的柳丝。⑥莺程:指鸟儿飞翔的道路。⑦薄暝:天色微暗。芳草:指草地。⑧乱山:指群山。⑨离愁:离别之愁。⑩华发:指鬓发花白。⑪江流:指西湖之水。⑬拍垂杨:形容柳丝飘摇的样子。⑭拍:同“擘”,折断的意思。⑮天涯别:分别在远方。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之作。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留恋之情以及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无奈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词的上片写登高望远的情景。起首三句写景,“楼”是词人的居所,登上楼去,放眼四望,只见三面都是空空荡荡的平地,只有中间那一片白沙洁净得如洗。这白沙洁白无瑕,犹如一幅素雅的水墨山水画,使人感到一种清新脱俗之美。“万树”、“带缕缕情丝”、“闲处萦结”等词句描绘了柳树婆娑摇曳的优美姿态,给人一种柔美婉约之感。“莺程”二句则写出了夕阳西下时的宁静景象。“薄暝生烟”,暗示天已入夜;“芳草滑”,则写出了夜色的柔和。
下片抒发了词人的离别之情。开头两句写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过了元宵节,春天也渐渐接近尾声了。“一半韶光”二句写春光逝去后带来的离别之愁。“才过了”三字表明词人刚刚度过元宵节,而春天也已经接近尾声。“早一半离愁”一句则说明词人因为春光流逝而产生的离别之愁已经越来越深了。“凭高望远”二句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之情。“心与江流应九折”一句则表现出词人对于前途的担忧和不安,担心自己的未来之路会曲折坎坷。“拍垂杨”二句则写出了词人在面对离别时内心的挣扎和痛苦。“重赋天涯别”一句则表明词人对于离别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感到新奇和激动了。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