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萧寺夕阳中。垂柳舣孤篷。幽廊细径无人到,透春信、偏有东风。天女散成,维摩拈出,色相总难空。
华严七宝斗玲珑。喷作杜鹃红。茶烟未许禅心定,又堆起、锦怅珠丛。巾上唾痕,衫边啼晕,应与此花同。

【诗词】

一丛花 · 同人游皇觉寺,时山茶花开,老僧沦茗饷客,词以赏之。

临江萧寺夕阳中。垂柳舣孤篷。幽廊细径无人到,透春信、偏有东风。天女散成,维摩拈出,色相总难空。

【注释】

①一丛花:即《西江月》的别名。②瀹(yuè)茗:泡茶。③“天女”句:佛教传说,天女散花以施舍给众生。④维摩诘(yì):佛家高僧,以说法为事,不拘泥于文字。⑤玲珑:精巧细致。⑥锦怅珠丛:喻指落红如珠。

【译文】

在临江萧寺里,夕阳正中。我独自停船泊岸,观赏着垂柳依依。寺院深处,无人经过的幽静小径上,只有春风送来的阵阵花香。那风神飘逸的仙子散下的花瓣,和维摩诘大师拈起的花,都是难以空寂的色相。

那华严七宝的斗,晶莹剔透。它喷出的香气,像杜鹃花一样鲜艳。我不禁被这茶烟所熏染,而我的心境也随着茶香而平静下来。可是,又有许多落红堆积起来,像是珍珠一样闪烁。我不由得想到,这美丽的花朵,与我的心情一样,都与这落红相伴。

【赏析】

此词是作者游览皇觉寺时所作,当时正值山茶花开时节。全词写景抒情,融情于景,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之情熔为一炉,写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上片写景。开头三句写景,先从空间上落笔,“临江”,点明地点;“萧寺”,点明寺院。接着写时间,“夕阳中”,交代季节。“垂柳”、“孤篷”,渲染了暮春景色,烘托出一种闲适的气氛。接下来两句写寺中的幽静。“幽廊细径”,点出寺中的环境清幽;“无人到”,写出了寺中的寂静。

下片写景。“天女散成”二句,写花的神韵,用天女散花的典故,形容茶花的娇美动人。“维摩拈出”,写禅意,维摩居士是释迦牟尼的一个弟子,曾说:“诸法皆有因缘。”这里借用来比喻茶花的色相虽然美丽动人,但终究难逃空寂的宿命。

最后两句写落红。“锦怅珠丛”是对上句的补充和延伸。这里的“应与此花同”一句,既表现了落红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情。

此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咏物抒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词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