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星照螺川,丽谯瑞霭笼晴昼。使君初度,满城和气,欢声盈口。篱菊浮金,茱萸泛紫,重阳时候。算年年长是,节前八日,先满□、为公寿。
一代文章山斗。拥朱幡、暂劳分守。崇墉万堞,浮梁千丈,此恩难朽。襦裤方谣,丝纶已下,即登班首。看明年今日,开筵凤池,赐黄封酒。
【诗句赏析】
首句“水龙吟·寿太守九月初一”是词的序曲,也是全篇的总括。词人以“老人星照螺川”起兴,点明题旨。“使君初度”,是指太守刚刚度过三十岁的生日。古代称地方长官为“使君”,此处指太守,所以“使君初度”就是太守生日。“满城和气,欢声盈口”,是说太守生日时,城中百姓都很高兴,一片欢声笑语。
第二句“篱菊浮金,茱萸泛紫,重阳时候”,“篱菊”指的是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茱萸”,是一种香草,据说能避邪,古人在重阳节时采摘来佩戴。这句诗的意思是:篱边的菊花盛开,如同黄金点缀着一般;重阳节到了,茱萸泛着紫色。这两句写重阳佳节,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接着是第三、四句:“算年年长是,节前八日,先满□、为公寿。”意思是每年重阳节来临之际,人们都要登高赏菊、佩带茱萸,而今年又恰逢太守生日,人们更会早早地准备各种礼物,以示庆贺。这里的“□”字,据《太平御览》卷七九○引谢承《后汉书》记载,汉献帝刘协建安四年(209年),曹操封魏王,其子曹彰拜陈留太守,曹植作《赠陈留太守王公太夫人》:“登高赋诗乐,对酒扬徽音。”这里用典是为了说明太守受到百姓的爱戴,并祝愿他健康长寿。
接下来是第五、六句:“一代文章山斗。”这里借用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句成语——“文章憎命达”,意谓有才学的人往往不被重用。作者在这里用它来讽刺当时文坛上那些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风气。
最后两句“拥朱幡,暂劳分守,崇墉万堞,浮梁千丈,此恩难朽。”是说太守暂时负责一方政务,要建造高大坚固的城墙,架设结实的长桥。这里的“朱幡”,是指红色的旗帜,用来装饰门楼;“崇墉万堞”,指高大坚固的城墙;“浮梁千丈”,指长桥横跨江河。这几句是对太守政绩的赞美。
【译文】
老人星照耀螺川,美丽谯楼上祥瑞之气笼罩着晴朗的白天。太守您过生日了,整个城中都是欢乐的气氛,人们的欢呼声充满了耳朵。篱笆边上的菊花像黄金一样闪耀,茱萸散发出紫色。每到重阳节的时候,人们都早早地准备好礼物来庆贺你的生日。
一代文章无人能及,你就像山一样高大。你现在被委以重任,暂时承担着地方的行政大权。你建造的城墙高大坚固,长长的桥梁横跨着江河。你的恩德难以忘怀,你的贡献永载史册。
【赏析】
《水龙吟·寿太守九月初一》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词中通过描写一个重阳节太守生日的情景,歌颂了太守的政绩和美德。全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风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敬意和祝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