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绡开得仙花,就中最有佳人似。香肌胜雪,千般揉缚,禁他风雨。缟夜精神,繁春标致,忍教孤负。怅潘郎去后,河阳满县,知他是、谁为主。
多谢文章吏部。遇衔杯、不曾轻许。应知这底,无言情绪,难为分付。吹遍春风,耀残明月,总伤心处。待闲亭夜永,游人散后,作飞仙去。

【注释】

苇绡:细丝织成的薄纱。仙花:指牡丹,因为唐代称牡丹为“国色天香”。佳人:指女子。千般揉缚:用各种方式打扮她。缟夜:白色的夜晚,形容月光洁白如银。潘郎:指潘安,西晋美男子。河阳:古县名,在今河南孟县南,因东汉时宦官侯览曾居此而得名。主:主人。

【译文】

苇绡开得的牡丹,就中最有佳人的姿容。她的肌肤比雪还要白皙,千种方法都难于打扮。白日里月色皎洁,夜晚月光洁白如银。她的美丽令人难以忘怀。怅恨潘安离开以后,河阳满县的人都不知谁才是他的新主人。

感谢你的文章才情出众,遇酒不轻言拒绝。应知这底是无言的情绪,很难向人诉说。春风吹遍后,明月照耀下,总使人伤心。等到夜深人静时,游人在亭外散去。我也要学飞仙而去。

【赏析】

本词以写洛阳牡丹为内容,通过咏叹牡丹,寄托了作者对故国之恋和伤时之感。上片先从牡丹写起,赞美其美丽。下片由牡丹引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李重元(约公元891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只知道他曾经游历过扬州、洛阳等地,并且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但大都失传了。现存词作仅《花间集》录入的一首《忆莲花》。这首词是李词中的佳作之一。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上片描写了洛阳牡丹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下片则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留恋和伤时之情。整首词情感真挚而又含蓄深沉,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