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窗斜月。茅店萧条灯已灭。床下蛩声。声动凄凉不忍听。
终宵无寐。覆去翻来真个是。屈指归期。应是梅花烂熳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体会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审题,把握诗中重要信息点,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理解诗句含义,最后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创作意图等赏析诗歌情感。此题要求对“减字木兰花”一诗进行赏析,注意要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1)
上片“半窗斜月”,描写了诗人独处时的孤寂情景,“茅店萧条灯已灭”,写出了诗人在客居的夜晚,感到寂寞无依。
(2)
“床下蛩声,声动凄凉不忍听”写诗人听到蟋蟀的鸣叫声,触动了他心中伤感的情绪,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
“终宵无寐”表现了思乡之苦,“屈指归期”表明了对故乡的思念,“应是梅花烂熳时”表达了对故乡美好的想象和期待。
【答案】
示例1:上片写客居异乡,孤独无依,夜不能寐。“半窗斜月”“茅店萧条灯已灭”描绘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月夜景象;“床下蛩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终夜无寐”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忧愁之情。
译文:
半窗斜挂的月亮,茅草小店显得冷清而寂静,一盏油灯已经熄灭。床下传来阵阵蟋蟀的声音,让我不禁心生凄凉,不敢再去聆听。
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苦苦地计算着归程的时间,估计应该是梅花盛开时节的时候了。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怀人之作。上片写诗人独处时的孤寂情景,“半窗斜月”,描写了诗人独处时的孤寂情景,“茅店萧条灯已灭”,写出了诗人在客居的夜晚,感到寂寞无依。“床下蛩声”,刻画出诗人彻夜难眠的情景。“声动凄凉不忍听”,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凉与惆怅。
下片抒写旅途中的愁闷心情以及归乡后的美好憧憬。“终宵无寐”,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忧愁之情。“覆去翻来真个是”,“覆去翻来”是反复的意思,这里借代表示作者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表现出他思乡之切和对家乡亲人的牵挂。“应是梅花烂熳时”,以景结情,用一个“应是”引出下文,设想明年春天,当梅花盛开之时,自己定然可以归来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