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渺渺寒烟白。凭阑人是霜台客。诗句妙春豪。风云不啻高。
樽前人已老。馀恨连芳草。一曲酒醒时。梧桐月欲低。
【注】《菩萨蛮·长淮渺渺寒烟白》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顾敻的作品。
长淮渺渺寒烟白,凭阑人是霜台客。诗句妙春豪,风云不啻高。
樽前人已老,馀恨连芳草。一曲酒醒时,梧桐月欲低。
注释:长淮即指淮河,淮河在安徽、江苏境内蜿蜒东流,两岸地势险要,风景优美,故有“长淮渺渺寒烟白”之说。凭阑,倚栏杆,指站在高处远眺。霜台,指帝王的行宫。这里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诗句妙春豪,指诗词写得好。风云不啻高,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就像天上的风云变幻莫测一样。馀恨连芳草,形容心中仍有遗恨,像野草一样蔓延不断。一曲酒醒时,指喝完了这杯酒后醒来。梧桐月欲低,指梧桐树因秋夜露重而枝叶下垂,月亮也显得更圆更亮。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情中寓景。首句描写了淮河之水波光粼粼,寒气逼人的景色。第二句以“霜台客”喻指作者自己身居高位却心怀壮志未酬的苦闷之情。第三句运用了夸张手法,形容诗人笔下的词句才思敏捷,气势恢宏,仿佛与天地相媲美;第四句则是说诗人饮酒之后感到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感慨万千。下片写饮酒过后清醒时的心境。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其中既有落叶萧瑟的悲凉之感,又有秋风拂过枝头,梧桐叶纷纷落下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诗人的身世和情感的变化。结尾两句则将目光从眼前的景物转移到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留恋,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整首词情感细腻、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