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秋鼓南风,云海飘暮雪。
三春犹冱寒,九夏那苦热。
土圭测中气,尝闻先儒说。
穷发多异宜,泥古诚亦拙。
吴侯擅六艺,名宦端不屑。
晚岁登泰山,蚤已探禹穴。
千岁可坐致,不待数旬月。
重阴畏坎陷,五阳欣夬决。
君子方履霜,渠肯蹈覆辙。
鸡猪与鱼蒜,幸可充朝啜。

这首诗是苏轼的《次韵彦高占雪》。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天秋鼓南风,云海飘暮雪。”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南风吹动云海,暮雪飘飘。

  2. “三春犹冱寒,九夏那苦热。” 这句诗表达了春天寒冷,夏天炎热的情况。

  3. “土圭测中气,尝闻先儒说。” 这句诗引用了古代的一种仪器(土圭)来测量节气,这是古代的一种方法。

  4. “穷发多异宜,泥古诚亦拙。” 这两句诗表达了虽然古人的方法可能在某些地方有效,但是盲目地遵循旧的方法可能会被认为是愚蠢的。

  5. “吴侯擅六艺,名宦端不屑。” 这句诗赞美了吴侯的才能和地位,他擅长六艺,对名利并不看重。

  6. “晚岁登泰山,蚤已探禹穴。” 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年轻时就登上了泰山和探索了禹穴的情景。

  7. “千岁可坐致,不待数旬月。” 这句诗表明作者认为自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很高的成就。

  8. “重阴畏坎陷,五阳欣夬决。” 这句话描述了阴阳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待这种变化的态度。

  9. “君子方履霜,渠肯蹈覆辙。” 这句诗强调了君子应该像面对霜一样冷静,不应该像某些人那样陷入错误。

  10. “鸡猪与鱼蒜,幸可充朝啜。” 这句诗描述了作者的食物,他认为这些食物可以满足他的食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