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生东野,经年不到城。
爱吟无俗趣,贪画得闲名。
荒径侵山影,虚堂出燕声。
我惭为谪吏,泉石负幽情。
【注释】
夫子:对读书人的尊称。东野:山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东南。经年:一年以上。爱吟:喜欢吟咏。无俗趣:没有世俗的趣味。贪:贪恋。画:指作画。虚堂:空荡荡的书房。荒径:荒芜了的路。侵:侵占了。影:影子。虚堂出燕声:书房里传出燕子的声音。我惭为谪吏:我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是被贬谪之人。泉石:指山中清泉和石头。负幽情:辜负这山中的美好情感。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隐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隐居者的生活,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首联“夫子生东野,经年不到城”,写诗人与隐者相识的情景。这里,诗人用“夫子”来称呼隐者,表现出对隐者深厚的敬意。东野,即山野之地。诗人与隐者在山野之间相识,彼此都感到亲切。然而,诗人却一年以上没有到过城,说明他对官场生活已失去了兴趣,一心只想隐居在山野之中。
颔联“爱吟无俗趣,贪画得闲名”,进一步描绘了隐者的生活态度和情趣。这里的“吟”指的是诗歌创作,“画”指的是绘画艺术。诗人认为,隐者之所以能够保持高洁的品格,是因为他在诗歌创作和绘画艺术上有着深厚的功底。他的作品没有世俗的趣味,而是充满了高尚的情操;他的画作也得到了人们的赏识和赞誉,从而获得了“闲名”。
颈联“荒径侵山影,虚堂出燕声”,描写了隐者居住环境的优美景色。荒径,指荒芜的道路。侵山影,形容道路两旁的山景被道路侵占了一部分。虚堂,指空荡荡的书房。燕声,指燕子在书房里发出的声音。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美好的隐居环境。
尾联“我惭为谪吏,泉石负幽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谪吏”指的是被贬谪的官员。诗人觉得自己作为被贬谪之吏,不能像隐者那样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心中感到惭愧。同时,他也对隐居生活充满了向往,希望能够像隐者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者生活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它既赞美了隐者的高洁品格和深厚学识,又展示了隐者生活环境的优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